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如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资源发掘与利用?文旅部回应每经:将推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21 15:17:02

◎周久财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从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民族之魂的高度,通过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掘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造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遗产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的过程。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202310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将于202411日生效实施。

12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新闻发布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副局长曲卫国介绍,制定并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发布会现场,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掘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提问时,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周久财回应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持续推进革命文物等文物古迹、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工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支持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非遗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展示效果,结合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推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周久财说。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推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不可替代的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和旅游部门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和工作打算?

对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的提问,周久财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从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民族之魂的高度,通过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掘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比如,在革命文物利用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革命旧址、红色纪念地的教育功能;有序推进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工作,指导各革命纪念馆创新陈列展览内容,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展览传播体系;批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等7家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馆藏珍贵革命文物数字化项目;推进建设革命纪念馆红色基因传承云平台,加强红色资源数据互联互通。

在红色资源利用方面,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连续举办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并开展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连续举办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推进红色旅游进校园;遴选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等10家单位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方面,推动非遗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举办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原生民歌节、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展等全国重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面向青少年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支持中国青年网连续三年开展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周久财表示,一是支持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非遗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展示效果,结合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推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二是发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组织开展红色旅游相关品牌活动,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凝聚奋斗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是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造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遗产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的过程。

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爱国主义教育法突出各级各类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法律自明年11日起实施后,各级各类学校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依法深入推进?

对此,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介绍,教育系统将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新的起点,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融入课程。落实法律规定,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挖掘各门学科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法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

二是强化实践育人。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场馆育人精品项目、红色文化弘扬基地,指导学校精心设计校园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指导各地各校统筹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办好品牌活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好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等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各地各校结合地方实际和学校特色,创新活动手段,拓展活动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四是深化家校协同。发挥学校与家庭联系紧密的独特优势,指导各地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实践活动等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持,指导家长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彪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教育 文化 文旅 文物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