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

每经网首页 > 每经热评 > 正文

每经热评|沪指为什么一直徘徊在3000点附近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7 20:05:53

每经特约评论员 尹中立

2007年2月26日,沪指第一次突破3000点,在此后的16年间,沪指与之反复纠缠,始终在“3000点”上下徘徊。要知道,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状态,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增长了2倍多,广义货币M2增长了6倍,而沪指一直徘徊在3000点,市场质疑之声鹊起。

股市表现为什么与经济增长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背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股市表现与经济基本面并不总是匹配的。关于股市与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教科书的说法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现实中的股市与经济的关系如同“主人与狗”。在遛狗的时候,主人走了一公里,狗却走了五公里,即股市的波动远远大于GDP的波动幅度。从长期看,股市的趋势应该与GDP保持一致,但有时二者会出现背离。

在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在石油危机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滞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在17年的时间里美国道琼斯指数止步不前。最近一次的类似表现是20年前,1999年底的标普500指数收于1469.25点,2012年底的标普500指数收于1426.19点,整整12年没有上涨。

第二,部分时候的上涨存在泡沫。2007年沪指第一次冲上3000点的时候,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市场需要用时间来填充这个泡沫。2005年指数从1000点开始启动,至2007年2月份时已经上涨了200%,市场充满乐观气氛,“狗”跑到了“主人”的前面去了,2007年上证指数最高摸至6124.04点,但指数不可能偏离经济基本面太远,2008年最低下探1664.93点。

第三,股票结构不合理让市场上涨缺乏动力。将中美股市进行结构性比较可以发现,美国的龙头公司基本上是高科技公司,以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不仅盈利规模巨大,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成长性。因此,尽管这些公司股价在过去十几年上涨了十几倍,甚至更多,但它们的平均估值只有20至30倍。

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有: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建设银行、贵州茅台、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人寿。这些公司均属于传统产业,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高科技公司。龙头企业缺乏成长性影响了股市的表现。当前的A股市场总市值近90万亿元,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的市值占60%以上,但它们主要分布在金融、能源、石油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科技类公司数量众多,但规模仍然较小,对指数贡献有限。

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高科技公司,腾讯、阿里是典型代表,但这些公司基本都在海外市场上市。众多网络科技股没有在A股上市,不仅使国内投资者失去了一次分享高科技公司高速成长成果的机会,也让A股市场没有真正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

中国的网络科技股不能在A股市场上市,反映了A股市场在新股发行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2019年推出的科创板率先实施新股注册制发行,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特点,设计了更有弹性的财务指标要求。

第四,指数计算方式和退市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沪指表现。全球主要指数均采用成分股加权平均的方式来计算指数,指数的成分股每年进行调整,确保进入指数的上市公司是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市场资金主要集中在这些成分股中,可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上证综合指数包括了所有上市公司,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即使市场里出现了一批高成长的上市公司,指数的表现也不会强,因为还有数量众多的表现欠佳的公司“拖后腿”。尤其是A股的退市机制尚不健全,股市累积的低效资产占比越来越高,影响了指数的表现。最近几年退市力度加大,但退市的股票数量占上市公司总量的比例不到1%。反观美国的主要市场,某些年份退市的股票数量甚至会超过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数量,每年退市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5%,有时高达10%左右。指数的强势表现背后是优胜劣汰机制的高效运行。A股最近几年退市力度加大,相信指数的表现应该会越来越好。

构建权威的指数以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势在必行。笔者注意到,中证指数公司拟于2024年元旦之后推出中证A50指数,该指数标的既有沪市股票,也有深市股票,涵盖A股所有的市场。相信该指数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替代上证综合指数,成为A股新的风向标。

(作者单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特约评论员尹中立 2007年2月26日,沪指第一次突破3000点,在此后的16年间,沪指与之反复纠缠,始终在“3000点”上下徘徊。要知道,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状态,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增长了2倍多,广义货币M2增长了6倍,而沪指一直徘徊在3000点,市场质疑之声鹊起。 股市表现为什么与经济增长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背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股市表现与经济基本面并不总是匹配的。关于股市与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教科书的说法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现实中的股市与经济的关系如同“主人与狗”。在遛狗的时候,主人走了一公里,狗却走了五公里,即股市的波动远远大于GDP的波动幅度。从长期看,股市的趋势应该与GDP保持一致,但有时二者会出现背离。 在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在石油危机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滞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在17年的时间里美国道琼斯指数止步不前。最近一次的类似表现是20年前,1999年底的标普500指数收于1469.25点,2012年底的标普500指数收于1426.19点,整整12年没有上涨。 第二,部分时候的上涨存在泡沫。2007年沪指第一次冲上3000点的时候,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市场需要用时间来填充这个泡沫。2005年指数从1000点开始启动,至2007年2月份时已经上涨了200%,市场充满乐观气氛,“狗”跑到了“主人”的前面去了,2007年上证指数最高摸至6124.04点,但指数不可能偏离经济基本面太远,2008年最低下探1664.93点。 第三,股票结构不合理让市场上涨缺乏动力。将中美股市进行结构性比较可以发现,美国的龙头公司基本上是高科技公司,以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不仅盈利规模巨大,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成长性。因此,尽管这些公司股价在过去十几年上涨了十几倍,甚至更多,但它们的平均估值只有20至30倍。 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有: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建设银行、贵州茅台、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人寿。这些公司均属于传统产业,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高科技公司。龙头企业缺乏成长性影响了股市的表现。当前的A股市场总市值近90万亿元,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的市值占60%以上,但它们主要分布在金融、能源、石油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科技类公司数量众多,但规模仍然较小,对指数贡献有限。 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高科技公司,腾讯、阿里是典型代表,但这些公司基本都在海外市场上市。众多网络科技股没有在A股上市,不仅使国内投资者失去了一次分享高科技公司高速成长成果的机会,也让A股市场没有真正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 中国的网络科技股不能在A股市场上市,反映了A股市场在新股发行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2019年推出的科创板率先实施新股注册制发行,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特点,设计了更有弹性的财务指标要求。 第四,指数计算方式和退市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沪指表现。全球主要指数均采用成分股加权平均的方式来计算指数,指数的成分股每年进行调整,确保进入指数的上市公司是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市场资金主要集中在这些成分股中,可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上证综合指数包括了所有上市公司,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即使市场里出现了一批高成长的上市公司,指数的表现也不会强,因为还有数量众多的表现欠佳的公司“拖后腿”。尤其是A股的退市机制尚不健全,股市累积的低效资产占比越来越高,影响了指数的表现。最近几年退市力度加大,但退市的股票数量占上市公司总量的比例不到1%。反观美国的主要市场,某些年份退市的股票数量甚至会超过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数量,每年退市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5%,有时高达10%左右。指数的强势表现背后是优胜劣汰机制的高效运行。A股最近几年退市力度加大,相信指数的表现应该会越来越好。 构建权威的指数以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势在必行。笔者注意到,中证指数公司拟于2024年元旦之后推出中证A50指数,该指数标的既有沪市股票,也有深市股票,涵盖A股所有的市场。相信该指数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替代上证综合指数,成为A股新的风向标。 (作者单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股市 经济 每经热评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