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城市24小时 | 首个“市市通350高铁”省份,呼之欲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4 10:22:35

从曾经尴尬的环江西高铁圈,到首个“市市通350高铁”省份,十年时间,江西实现了交通区位格局的完美逆袭。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600485179

江西发布消息,12月8日至11日,由国铁集团、安徽省、江西省联合成立的初步验收委员会在黄山召开初步验收启动会议,昌景黄高铁顺利通过国铁集团组织的初步验收,预计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昌景黄高铁起点在南昌东站,向东北方向延伸,经过江西上饶、景德镇之后,进入安徽黄山境内,最终到达黄山北站,沿途设11座车站,全长约2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该线路在江西南昌连接京港高铁,通过横岗联络线连通沪昆高铁、昌福铁路等,在安徽黄山连接合福高铁和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拉近沿线南昌、景德镇地区与黄山等地的时空距离,对于完善路网结构布局、促进沿线旅游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昌景黄高铁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南昌向“米”字型高铁枢纽又进了一步,也意味着江西即将完成“市市通350高铁”拼图。从曾经尴尬的环江西高铁圈,到首个“市市通350高铁”省份,十年时间,江西实现了交通区位格局的完美逆袭。

2013年,厦深铁路通车时,一张江西被周边省份高铁网包围的图片引来诸多关注,“环江西高铁圈”的说法不胫而走。在那之前,江西还未实现高铁出省。不过,随着2014年沪昆高铁南昌至杭州段建成通车,江西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虽然起步晚,但是步伐快。仅仅依靠这一条高铁线路,就将江西南昌、萍乡、新余、鹰潭、宜春、抚州、上饶7市均拉入350公里时速高铁“朋友圈”,仅4座城市等待“补缺”。

如果说沪昆高铁划下江西350公里时速高铁网的“一横”,那么,作为京港高铁组成部分的昌赣、赣深两条高铁就构成关键的“一竖”。

2019年昌赣高铁、2021年赣深高铁相继开通,赣州、吉安先后拥有了350公里时速高铁。同年,安九高铁开通运营,九江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只剩景德镇一市还在等待入局。

如今,随着昌景黄高铁离开通运营只剩一步之遥,景德镇将正式进入江西350公里时速高铁网。

对江西来说,高铁建设尚未到停步的时候。尤其是强邻环伺之中,作为江西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的“一核”,南昌还在为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米”字型高铁枢纽而努力。

江西高铁规划示意图 图片来源:《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

根据江西省《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将推进昌九客专、昌景黄铁路建设,规划建设常岳昌铁路、咸修昌铁路、昌厦(福)铁路。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形成以省会南昌枢纽为中心,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成渝地区3小时-6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内通达。

#动向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获批

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批复要求,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坚持“一国两制”、依法办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互利合作、开放包容,创新完善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丰富拓展合作内涵,以更加有力的开放举措统筹推进粤澳深度合作,大力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加快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着力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不断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获批

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批复要求,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制度创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聚焦现代服务业这一香港优势领域,加快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进一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探索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在深化深港合作、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瞄准“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开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功能显著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合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与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河北环京地缘优势相结合,三地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根据《决定》,三地将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推动在天津、河北重要节点城市布局成果转化中心,在产业集聚区与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创新中心,将前瞻性、颠覆性成果引入产业链,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郑州组建首批13家产业研究院

大河财立方消息,12月1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郑州市政府决定组建首批郑州市产业研究院,包括由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郑州市体外诊断产业研究院等13家。

发展预制菜,大连打造万亿产业集群

大观新闻13日消息,为加快推进大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打造万亿级海洋食品产业集群,日前,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大连市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壮大产业集群,包括鼓励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和优先保障产业基地建设2项具体措施。重点对预制菜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推动预制菜生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 

#声音

韩文秀:债务低风险地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

12月1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解读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时说,稳中求进就是把“稳”作为大局和基础,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以进促稳,就是要把“进”作为方向和动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先立后破’就是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他还表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重点经济工作,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要完善相关的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有效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的方案,债务低风险地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特别是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数读

住建部:全国二手房交易量占比达37.1%

央视新闻消息,12月1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住建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建国表示:今年1到11月,全国二手房交易量占全部房屋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37.1%,创造历史新高,全国已经有7个省和直辖市二手住宅的交易量超过了新建商品住宅交易量。

董建国说,今年1到11月,一二手房合起来实现同比正增长,这个合计正增长的指标,说明住房需求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收缩,而是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二手房交易替代了部分新房交易。

此外,保交楼工作的扎实推进,带动了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20%。

工信部: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8家

12月12日,工信部举行“发挥国家高新区作用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闻发布会。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介绍,截至2023年11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178家,依托66家国家高新区建设了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万亿元,创造了全国14.3%的GDP,贡献了全国13.6%的税收。2023年1月份至9月份,园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3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11%。国家高新区支撑建设了3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了1/3的高新技术企业、2/3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放榜

康养城市百强榜,海口三亚领衔

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康养中国论坛上,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中健联康养研究院联合发布“2023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榜单显示,海口市、三亚市、杭州市、广州市、雅安市、福州市、重庆市、深圳市、贵阳市、昆明市成为最新的康养城市十强城市,海口市再次霸榜第一。


据悉,康养城市评价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5个一级指标为生态环境、医疗水平、产业融合、民生幸福、康养政策。

从区域分布来看,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城市差距较大,100强中北方城市有28座城市入榜。南方有72座城市入榜,其中广东有10座城市,浙江9座,江西、湖南各有7座城市,云南有6座城市,江苏、广西、福建各有5座城市。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