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7 15:29:23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近日,两家上市公司横店东磁和英洛华因投资信托产品,遭遇私募“跑路”事件,导致近4亿元资金无法按期兑付,引发市场关注。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上市公司理财委托的风险和问题,也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首先,上市公司进行理财委托,应该选择低风险产品,以保值为先,不应该追求高收益率。从上市公司公告中可以看出,横店东磁和英洛华投资的信托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5%和5.35%,远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和货币基金收益率。这说明,这些信托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而上市公司是否充分评估了这些风险,值得疑虑。事实上,这些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都是杭州瑜瑶发行的私募基金,如今杭州瑜瑶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嫌多层嵌套投资、虚假宣传、报送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这样的底层资产显然不符合上市公司的理财委托目的,也不符合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上市公司如果闲置资金很多,说明公司运营效率可能存在问题,可以把一部分闲置资金用来分红,回报股东。从公司公告中可以看出,横店东磁和英洛华此次投资金额分别为3亿元和1.2亿元,占其净资产的比例分别约为3.4%和4.5%(按三季度末净资产计算),比例都不算低了。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应该考虑通过分红的方式,将一部分闲置资金返还给股东,提高股东回报率,增强股东信心,而不是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中,增加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总之,上市公司理财委托应该遵循稳健、透明、合规的原则,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特点的理财产品,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同时,上市公司应该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效率,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