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近一个月股权融资明显降温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29 22:01:50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彭水萍    

近一个月来,上交所、深交所IPO(首次公开募股)项目新受理数量均为0,少于去年同期。

在某投行人士看来,10月本就是IPO受理的淡季,只是今年10月的情况更加清淡。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近两个月以来,上交所、深交所再融资项目新受理数量同样为0 ,相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从发行的角度来看,今年9月以来,股权融资的整体规模同比也有明显的下降。

IPO与再融资受理零新增

证监会在8月18日发布的《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中指出,将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此后,证监会在8月27日发文指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并拟从三方面限制再融资。

随着证监会对阶段性收紧股权融资的态度明确,IPO、再融资市场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沪深交易所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上一次发生IPO受理的时间为今年9月28日。此后一个月内,上交所、深交所IPO项目新受理数量均为0。相比之下,去年10月,上交所、深交所IPO项目新受理数量分别为5个、1个。

某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般IPO财务报表都是用截至6月30日或者12月31日的数据,如果是12月31日,那么就是6月30日之前申报,所以一般IPO项目会集中在6月申报。”“如果是6月30日,那么就是12月31日之前申报,所以12月申报的企业也会较多。”他进一步表示,“一般用截至12月31日财务报表的情况更多,年报审计直接用上了,这样就不用再加一期审计。”

在该投行人士看来,10月本来就是IPO受理的淡季,只是今年10月的受理数量更少了。

此外,再融资项目零受理则更早发生。沪深交易所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近两个月以来,上交所、深交所再融资项目新受理数量同样均为0。相比之下,去年9~10月,沪深交易所再融资项目新受理数量分别为15个、34个。

上述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一般来说,再融资没有明显的淡季,在申报上不会刻意关注某个时间节点。

股权融资规模明显下降

另外,从发行的角度来看,今年9月以来,整体股权融资的规模同比也有明显的下降。

据Choice(机构名称)数据统计,今年9月以来,A股股权融资规模为648.3亿元,而去年9~10月,A股股权融资规模高达2254.5亿元。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今年9月以来的数据都出现大幅下滑,其中IPO融资规模同比下滑幅度接近70%。

从全年的角度来看,今年股权融资规模也出现较为明显的缩水。截至目前,1~10月,A股IPO融资规模达3305.6亿元,而去年1~10月的数据为513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券商三季报陆续披露,前三季度各大型券商的投行业务净收入大多表现乏力。

从A股历年IPO融资规模的变化情况来看,历史上A股的股权融资规模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这也给券商开展投行业务提出了挑战。

近日,投行“一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对未来投行业务的新定位进行了分析。据中信证券测算,2023年9月,IPO及再融资发行规模较1~8月平均水平分别下降52.53%和52.51%,极端情形下,若股权融资保持2023年9月的融资节奏与发行费率,预计2023和2024年投行股权承销业务收入将较2022年分别下降25%和48.7%。

此外,政策面和基本面变化也给券商投行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环境下,2022年投行业务罚单达138件(2023年上半年66件),罚单数显著高于2020年和2021年的72件、67件。

该研报指出,短期来看,IPO和再融资审批节奏放缓将对证券公司投行承销和保荐费用产生较大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产业结构、市场政策和上市公司需求的变化,投行业务商业模式转型的契机已逐步显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融资 IPO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