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陕西高校“钱袋子”变鼓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13 20:07:29

日前,陕西高校2022“年报”陆续出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了陕西6所部属高校及37所省属高校决算报告,发现“几家欢喜几家愁”......

每经记者 张静    每经实习记者 夏子博    实习生 宋涵    每经编辑 贺娟娟

学生圈里有个笑谈:看一眼学校的过街天桥,就知道高校间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比如,陕师大、西北政法、西外、西邮等学校在长安南路比邻而居,只有横贯长安路的师大天桥有顶棚,还有电梯。

天桥尚且如此,更遑论师资力量、投入设备、学校设施等诸多方面。考量一所高校,或许指标多样,评判标准不一,但教育经费的“真金白银”不会骗人。

日前,陕西高校2022“年报”陆续出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了陕西6所部属高校及37所省属高校决算报告,发现“几家欢喜几家愁”......

西安交通大学总经费第一

先来看陕西省6所中央部属直属高校,在西部13所部属院校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据2022年决算报告,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北工业大学总经费均超百亿元,在西部高校中也属前列。

注:“总经费”即各高校公布的收入总计、支出总计,各校两项数据均一致,一般为本年度数据+去年结余。

其中,2022年,西交大决算总经费为136.64亿元,同比减少10.99亿元,居西部部属院校第1;西工大的决算总收入为109.57亿元,同比增加了4.12亿元,居西部部属院校第3。

百亿大关之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68.69亿元总经费领先,是经费数额前列的211高校,居西部部属院校第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分列西部部属院校第10位、11位、12位,决算总经费分别为48.38亿元、41.62亿元、31.92亿元,其中仅陕西师范大学总经费相比去年有所减少。

对于部属高校,收入来源主要有三。一是财政拨款,也是高校经费总额的“大头”;二是事业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各类学费等)和科研事业收入(除教育部外的科研经费拨款和科研活动、转化收入等);三是其他收益(投资、捐赠等)。

其中,事业收入及其他收益多寡一定程度反应高校“自我造血”能力,也反映经费来源多元化程度。

而在上述陕西部属院校中,理工类的学校在事业收入方面普遍高于文科类院校,对财政依赖相对较少,且西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电的事业收入已超过财政拨款。

对比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益三者比例,西交大为30.88亿元、39.51亿元、7.78亿元;西工大为22.94亿元、38.98亿元、8.57亿元;西电为17.96亿元、19.66亿元、5.53亿元。对比之下,陕师大为15.01亿元、5.47亿元、3.61亿元,事业收入仅约为财政拨款的1/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西交大及西工大频频入局资本市场,利用“校友经济”成立创投基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早、投小、投科技,已初见成果。

据悉,目前西工大资产独资控股企业10家,成果转化参股企业50余家,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近20亿元,资产公司为地方贡献税收4亿余元。

另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搭建国有资本管理平台,参与资本运作,对外投资优势学科相关产业,而随着高校孵化机制的逐渐完善,进入“收获期”后有望进一步经费来源多元化。

“钱袋子”变鼓了

众所周知,陕西省属院校“僧多粥少”,普遍过的是“紧日子”。

但从今年高校“年报”来看,37所省属院校普遍“钱袋子”变鼓了,其中32所院校总经费有所增加。

西北大学、西安建大、西理工总经费前三,2022年均超过20亿元,陕理工、延大、西工程大、陕中医大、杨凌职院跨入10亿元级别。

省属院校中增速最快的是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总经费达到8.67亿元,增长率高达246.78%,主要是用于新校区(一期)项目建设的5.5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到位。

此外,陕理工、杨凌职院、咸阳师范、渭南师范在增长原因中提及决算编报口径发生变化;延大、西工程大都提到了学费收入和科研收入增加导致其事业收入增加。

令人惊喜的是,去年“校长带头捐出一个月工资”的西北政法大学2022年总经费增长47.57%,且增收来源主要来自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

根据决算报表,西北政法大学2022年事业收入由去年的1.77亿元至3.44亿元,接近翻倍,年度收入占比升至45.37%;其他收入由1154.18万元增至6862.75万元,占年度收入9.04%。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邮电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5所院校2022总经费同比减少,其中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下降幅度最大,主要原因是其他(债务)收支减少。

对此,西安工业大学在报表中称,学校响应国家“三保”政策,压减日常运行经费,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等商品服务支出减少,房屋建筑物构建和设备购置经费等资本性支出减少。

而西安石油大学则表示,受疫情影响学校房租收入大幅度降低,其他收入较上年度大幅减少。

实际上,经费不均衡,不仅在部属和地方高校之间,在陕西省部属高校内亦尤为凸显,理工类院校收入最高,农林与财经类院校收入较低,且分摊到每个院校的总经费普遍低于其他省份。

对这一点,省属预算“扛把子”西北大学最清楚,其常年被称为“吃草挤奶”、“最穷211”、还曾因求捐“一杯奶茶钱”火了一把。

据华商网,西北大学2023年的预算13.65亿元,对比外省同为双一流省属高校显得捉襟见肘。邻省河南的郑州大学2023年预算为34.34亿元;湖南师范大学2023年预算为18.74亿元;云南大学(本级)2023年预算为27.94亿元;南昌大学2023年预算为40.16亿元。

这些省份中,有经济总量高于陕西的河南,亦有经济总量低于陕西的云南和江西。

多所学校反应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

毋庸置疑,陕西是高等教育大省,但从经济总量看,也是“穷”省办“大”教育。此前湖北一高校内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即使是部属高校,相关投入也是跟当地的经济实力挂钩”,更遑论省属高校。

这种“吃草挤奶”由来已久,据2023年预算报表,有超过10所高校提出要过“紧日子”,且提法已有数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坚持开源节流,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西北大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完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式,合理统筹资金,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过“紧日子”背后,主要是财政投入并不富足,此外记者查阅决算报告发现,亦有多所学校亦反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

西北政法大学报表显示,部分绩效指标设置难以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化设置难度较大,个别绩效指标量化程度不高,可考核性不强。

西北大学则在报表中详细分析道,追加的各类专项经费使财政拨款的决算和预算数字相差甚远,导致绩效评价环节无法客观评价项目的绩效情况,且项目支出经济分类归集过为笼统,不利于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另外,其还表示长期以来缺失预算结果评价考核环节,即使在立项时设定了绩效目标,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参考从而无法实施。

图片来源:西北大学招生平台

西北大学报表中显示,虽然近年来中央、省级部门都一再强调绩效管理,倡导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在高校的推行,以期提高学校资金利用率,但是绩效管理仍未得到足够重视,普遍存在“喊口号、难落地”的情况,学校绩效管理意识较弱。

当前的体制机制也限制了绩效评价的开展,财务部门应当只是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部门,单纯由财务部门来组织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价十分困难。

实际上,过“紧日子”不怕,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并制定合理绩效考评模型,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才是关键。

“‘花钱必要绩效,无效必要问责’,要用预算倒逼高校提高经费预算和使用的科学性,将年度预算与事业规划紧密结合,要用绩效预算倒逼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宗晓华此前向媒体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校 陕西省 西安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