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爆炸”开会,俄代表:是美方所为!中方发声!美资深记者披露新细节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27 23:07:22

每经编辑 张锦河    

据CCTV国际时讯,9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周年公开会,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爆炸是美方所为,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其对欧洲的控制

2022年9月底,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北溪-1”和尚未投入使用的“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

今年2月8日,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赫什发文说,“北溪”管道是被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的。美国政府否认这一说法。俄罗斯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中国代表呼吁早日查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真相

据新华社,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6日表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上,国际社会,包括安理会应避免采取双重标准。中方希望早日查明事件真相、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希望秘书处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安理会继续对此事保持关注。

耿爽当日在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时表示,9月26日是“北溪”管道发生爆炸一周年。自事件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始终高度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安理会成员多次呼吁,要开展客观、公正、专业调查,尽早查明真相。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围绕此事仍然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结论。

他说,“北溪”管道爆炸事关跨国基础设施安全,给全球能源供应、海域生态环境和航运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有关国家开展的国别调查,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但迟迟没有结果。时间拖得越久,收集证据和查明真相就越难,外界的质疑和猜测就越多,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就越低。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增强紧迫感,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切实本着对地区安全和发展负责的态度,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并确保调查结果客观、公正、权威,经得起历史检验。

耿爽表示,俄罗斯是“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主要当事方之一,中方呼吁有关国家积极同俄罗斯沟通合作,而不是简单拒绝。任何企图将调查政治化的做法,只会令人产生怀疑,引发更多猜测。

美调查记者赫什:美破坏“北溪”意在降低俄对德影响力

央视新闻报道,9月26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再次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事发文,题为《关于“北溪” 持续一年的谎言》。赫什在文章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政府选择破坏“北溪”管道的真正原因与俄乌冲突无关,而是为了降低俄罗斯对德国的影响力,因为“北溪-1”和“北溪-2”直接从俄罗斯抵达德国。美国要防止德国在冬天来临之际改变立场、开放“北溪-2”管道。

赫什说,为了策划并实施破坏“北溪”管道的行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些美国人多次秘密进出挪威。为了避免与事件的关联,关于这次任务的重要信息都是用打字机打印,一旦任务完成,打印的文件和副本就被销毁了。

德媒曾称:所有迹象都指向乌克兰

据央视新闻,德国电视二台和《明镜》周刊当地时间8月25日援引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的话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乌克兰存在关联的肇事者可能是“北溪”管道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调查人员认为,炸毁“北溪”管道的行动是在“仙女座”号游艇的协助下进行的。目前的调查重点仍集中在船上的六名特工身上。据悉,在爆炸事件发生前后,该特工小组一直驻扎在乌克兰。

熟悉调查内情的知情人认为,指向乌克兰的线索颇具说服力,目前的调查结果清楚地指向了乌克兰,尚无确凿证据证明嫌疑人来自俄罗斯。

据参考消息援引塔斯社8月25日报道,德国内政与国土部长南希·费泽要求迅速将破坏两组“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肇事者绳之以法。

据报道,费泽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说:“我希望总检察长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指控肇事者。”

费泽说:“他们必须为这样的罪行承担责任。如果如此复杂的问题能够得到清算,也能强化公民对司法体系的信心。”费泽还回答了关于调查人员能否查明北溪管道爆炸案幕后黑手的疑问。

在谈到有关犯罪分子与乌克兰存在关联的消息时,费泽没有说如果这一猜测属实,会带来何种政治后果。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参考消息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