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这国上空疑现8年来最大臭氧层空洞,或达到1600多万平方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26 08:15:05

每经编辑 杜宇

据央视新闻9月25日消息,当地时间9月24日,据阿根廷国家气象局报告,当地时间21日和22日该国南部火地岛省上空现最大臭氧层空洞,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自2015年以来最大的臭氧空洞。

每年,臭氧层空洞会在8月至12月之间形成,导致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健康产生多种有害影响。近年来,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产业的升级,臭氧空洞的面积呈现缩小趋势,2019年,臭氧空洞的面积约为630万平方公里,是自1982年首次测量以来的最小值。

尽管存在这一趋势,2023年的臭氧层空洞可能是八年来最大的,根据欧盟的消息,它在今年8月可能达到1600多万平方公里。臭氧层的减少受到多种化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迅速。自2015年以来,尚未记录到如此大的空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101913232 (图文无关)

有专家指出,2022年1月发生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和气候变化,或是臭氧层空洞扩大的原因。

据公开资料,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小处,是臭氧层缺失处。而臭氧层在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有臭氧层空洞的地区会对生物产生重大的影响。

臭氧在大气中从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布,其最大浓度在中纬度24千米的高空,向极地缓慢降低,最小浓度在极地17千米的高空。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

关于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活动化学假说: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为此,于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订了限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等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

科学家认为,臭氧空洞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而不是因为破坏臭氧层的化学气体排放减少。英国南极考察科学家阿兰·罗杰说,去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缩小在历史记录上应被看作是个别现象。因此,臭氧层空洞面积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据澎湃新闻,为了减少臭氧层消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1985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倡导签署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首次提出氯氟烃类物质作为被监控的化学品。

1987年联合国又在此基础之上,邀请26个会员国签订了限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等物质的《蒙特利尔公约》。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签订,这是首次以国际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以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我国政府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该议定书的目标是在2008至2012年作为第一承诺期,将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减排的温室气体包括氯氟烃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甲烷(CH₄)、二氧化碳(CO₂)。

2016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订案》在卢旺达基加利通过,该修正案将氢氟碳化物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范围。

每日经济新综合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公开资料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101913232 (图文无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闻 气候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