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05 18:47:43
细看“红头文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西安“野心”不小,一份《方案》,几乎涉及西安所有“有头有脸”的政府基金项目,其中既有250亿的“当红项目指南”,亦有400百亿以上的“存量盘活加码”,堪称西安政府基金的“百科全书”。
每经记者 张静 每经实习记者 夏子博 每经编辑 贺娟娟
日前,西安发布《西安市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出资基金设立及运营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算是对西安“投行思维”做阶段性的总结及规划。
如此重磅的文件,自然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点。
细看“红头文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西安“野心”不小,一份《方案》,几乎涉及西安所有“有头有脸”的政府基金项目,其中既有250亿的“当红项目指南”,亦有400百亿以上的“存量盘活加码”,堪称西安政府基金的“百科全书”。
而记者再结合西安基金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可以从中窥见的是——西安市对于年初筹划的“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 落地,无论力度之强、速度之快,或许都将远超外界想象。
近日,西安市政府引导基金再发三支“利箭”,包括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以下简称:城更基金)、区域稳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区域基金)三只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250亿元。
图片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三支 “利箭”中,有两支已经“射靶”,创新基金及城更基金均是去年启动的大项目,已运营超一年,区域基金则属于“新面孔”,上述基金全部交由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财金)运营。
此外,《方案》中还透露“盘活存量”方案,将百亿级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加码翻倍”,连同此前一众“大手笔”基金一同纳入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投控股)旗下运营。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方案》的“新看点”在于,备受瞩目的“新面孔”——区域基金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记者猜测,区域基金是西安市看到“投行思维”成效后,趁势设置的一位化解地方政府举债短期流动性问题的“中间人”。
根据粤开证券研报,2021年,陕西省显性债务率和广义债务率分别达到107.7%和300.6%,分别位居全国第20名和第11名,且上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主要集中在西安,占全省债务规模的比重近四成,也是省内唯一债务规模突破三千亿的地市。
“目前负债率比较高的主要是西咸、高新、曲江这三个地方。”北京市炜衡(西安)律师事务所彭律师向记者表示:“但也不用过度担心,目前西安债务率还在可控区间内,尤其对一些国资或城投平台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尽管风险可控,但谁也不想因为可能的短期流动性危机承担“暴雷”风险,错失“一盘好棋”,因此区域基金的设立也是“宜早不宜迟”,需要提早针对风险领域短期流动性问题进行预防性布局。
根据公告,区域基金为各市属、区属国有平台公司到期债务转换(续发)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而来,以债权支持方式开展投资活动,为到期债务转换(续发)提供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不超过6个月)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利息方面,区域基金按照同期、同类市场主体综合融资成本(含担保费)上浮一定比例的方式收取利息,其中融资期限在1个月之内(含)的上浮10%,1个月至3个月(含)的上浮20%,3个月至6个月(含)的上浮30%。
《方案》中还补充,市财政应落实好现有已配套出台的贴息补助政策,以对冲降低基金市场化融资风险,避免平台债务风险交织传递。
记者认为,一方面,区域基金的资金来源普遍信用等级较高,且1到6个月相对更为灵活,能够满足地方政府的多种融资需求,有效为地方平台债务提供“过渡”支撑。
另外,50亿元的巨额资金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为地方“站台”,增强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信心,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盘点完“新面孔”,正好可以借此节点对创新基金及城更基金这两位运行超1年的基金“模范生”做一回顾,也可借此检验西安“投行思维”成效几何。
先来看创新基金,其设立时具有“投早投小投科技”、最大限度放款注册地限制,1倍返投达到行业最低等特点,采用“FOFs母基金+直投基金+创投生态”的运营模式撬动社会资本。
得益于“满满诚意”及巧妙时机,成立一年来,创新基金获得科创、资本热度不断升温的西安“产业圈”热情回应。
根据今年5月数据,创新基金实现财政首期放大10.08倍;年均设立子基金数与出资额均超过国内一线城市科创母基金同期水平,颇有“城市投行”范本之势。
根据西安财金官微,创新基金自2022年3月设立至今,累计决策通过子基金共计42支,总规模合计291.63亿元。其中申请创新基金出资71.34亿元,已完成30支子基金的设立工作,出资子基金投资决策项目共306个,分布于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和19条重点产业链。
再来看城更基金,设立一年多,其通过“区域子基金+城市更新+产业导入”的有机运作模式,有效解决城市“存量更新”最大的资金难题。
目前,基金累计决策子基金14只,认缴出资76.45亿元,子基金规模达455.05亿元,预计带动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2165.86亿元,城更基金实际出资突破25亿元。
城更基金的一些“案例”包括,今年上半年解放路商圈盘活闲置楼宇超4万平方米;今年内,解放路悦荟广场将改造完成;接手位于解放路商圈的苏宁易购广场,拟进行“商改办”,打造集时尚、美食、创意、休闲和商务融为一体的展示型商办空间......
此外,城更基金在各区域产业布局中扮演着资金引导方的角色,先后对空港新城、泾河新城、国际港务区的产业园区进行投资支持,通过北跨范围内的隆基产业园、自贸蓝湾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等省市区重点产业园区项目协助地方“招商引资”。
从上述案例来看,政策性、社会性导向仍然是政府引导基金考量重点之一。
但放眼国内引导基金,投资项目普遍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基金融资成本较高而回报率低,导致社会资本参与热情较低,需要由政府资金主力担当。
且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普遍缺乏统一引导基金管理方案,管理模式过度分散,使得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效果“不尽人意”,而从此次发布的《方案》来看,西安在引导基金健康、有序发展上走到了前列。
但进一步讲,相比一般基金而言,政府引导基金对于管理方要求更高,如何平衡好合作机构的投资能力和政府的政策导向,颇为考验管理人员及机构选择标的、协同沟通的能力。
工资不高,但却要管理几个亿的资金,还要打通政府关系,都成为行业人员“难言之隐“。
将时间再向前回溯,在本次“基金群”中,“新生力”不少,“整合存量”也同样值得关注。
除上述三项政府引导基金外,本次《方案》中还以原先100亿的的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为主体,通过“整合存量基金资产+财政补充出资+市场化筹集资金”方式,将其提升至不低于200亿的产业投资基金。
具体来看,基金“基本盘”主要通过整合存量基金资产(合计账面资产约109.65亿元),将财政初始投资的大西安产业基金(94.15亿元)、西安合作发展基金(15.5亿元)整合纳入引导基金。
对于100亿元的“增量”,则由市财政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出资40亿元;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各认缴出资10亿元;西投控股通过市场化募集的方式认缴出资30亿元,三方共同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前统筹出资运作已设立的市级产业直投基金,本次也一同被纳入引导基金体系统一出资运作,包括民营经济发展基金(100亿元)、抗疫恢复发展基金(50亿元)、国资综改基金(50亿元)三项。
此外,《方案》还点明,支持西安市国有平台公司围绕全市六大支柱产业领域分别发起设立单个领域规模不低于50亿元,总规模不低于300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支持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及西安市其他重点区县分别发起设立预期总规模100亿元的“小升规”等主题培育基金。
这样一来二去,记者发现,今年年初《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推进方案》中提及的1000亿元的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已可窥见“雏形”。
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区官微
目前,千亿级基金集群既涵盖投向人工智能、汽车、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全市重点产业领域的“投早、投小、投科技”特征基金,还有“小升规”主题培育基金,亦有针对民营、国资等不同资质的“精准投资”项目,已然规模初具。
“基金群提速的意义,还是希望来支持国有平台、行业投资机构,尤其是一些头部机构,来去完成上下产业链的一个整合也好,并购也好,推动上市也好,或者盘活存量也好。”彭律师向记者表示。
从现状看,无论是IPO速度还是企业融资热情,目前西安也确实需要一剂‘强心剂’来提振产业投资市场。
作为资本市场律师,彭律师向记者分享了些市场感受,“到了疫情放开后的‘下半场’,实际上民营企业还是过得很不好,所以这次‘重提’50亿的抗疫恢复发展基金,包括前面的民营经济发展基金,这都是对于疫情真正的传导到下游,对实体的制造业,还有就是消费品大消费行业提振的迫切需求。”
而随着1000亿元的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不断加速搭建,可以看到的是,西安创投生态也在被悄然改变和重塑,西安政府引导基金正从“创投新人”逐渐变为基金引导的“舞台”主角。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