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措施加码: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拓展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12 22:44:09

◎《行动计划》提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

◎《行动计划》提出,改造传统商业载体。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拓展特色餐饮、生活零售、文化休闲、儿童娱乐、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7月12日,商务部官网发布消息,商务部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居民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国家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消费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会对促进消费和拉动投资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改善便民生活服务的同时,也会拉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并促进就业。”

鼓励社区商业中心等发展托育点

《行动计划》指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具体来看,首先是发展“一店一早”。支持特色化、多元化的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进社区,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提高便利化程度。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等为主体,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增加网点密度,丰富早餐品种,保障居民“吃得好”

其次,补齐“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提升环境、卫生和质量,促进放心消费、惠民消费。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明码标价,提供平价维修服务。

与此同时,《行动计划》强调要服务于“一老一小”。

具体来说,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鼓励建立社区护理站,为行动不便的失能、残疾、高龄、长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拓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各类消费场所应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和面对面人工服务,引导设立老年人、母婴专柜和体验店。

上海试点探索社区托育服务,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此外,鼓励社区商业中心等场所建设母婴设施并悬挂引导标识,发展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机构和托育点,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平价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21年,商务部等12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

2023年2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商务部积极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全国确定了两批共80个试点地区。截至目前,80个城市已分两批建设1402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3200多万人。

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

有研究显示,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都集中在社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也就是步行15分钟的距离。

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行动计划》提出,改造传统商业载体。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拓展特色餐饮、生活零售、文化休闲、儿童娱乐、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要发展新型商业模式。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就近门店下单+即时配送),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支持净菜进社区、进超市,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餐饮”模式,提升预制菜产品质量品质。

要鼓励健身房、游泳馆、多功能运动场、保健理疗店等进社区,促进健康消费。鼓励社区规范开展邻里节、美食节、团购节、家电家居及家政便民服务等促消费活动,繁荣社区商业。

此外,促进融合协同发展。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等圈圈相融,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今年1-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6%。

苏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商业模式应当做好数字化升级,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关键是要让商户及消费者学会使用,提高普及度。

苏剑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最直接的作用是让居民消费更加便捷,但在真正激发消费增长潜力方面,还是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消费预期。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还要求,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商户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利用大数据开展监测分析,精准补建网点,拓展服务功能,挖掘消费潜力。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引导更多点位“进图”,让居民“找得到”。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12日,商务部官网发布消息,商务部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居民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国家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消费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会对促进消费和拉动投资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改善便民生活服务的同时,也会拉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并促进就业。” 鼓励社区商业中心等发展托育点 《行动计划》指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具体来看,首先是发展“一店一早”。支持特色化、多元化的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进社区,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提高便利化程度。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等为主体,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增加网点密度,丰富早餐品种,保障居民“吃得好”。 其次,补齐“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提升环境、卫生和质量,促进放心消费、惠民消费。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明码标价,提供平价维修服务。 与此同时,《行动计划》强调要服务于“一老一小”。 具体来说,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鼓励建立社区护理站,为行动不便的失能、残疾、高龄、长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拓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各类消费场所应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和面对面人工服务,引导设立老年人、母婴专柜和体验店。 上海试点探索社区托育服务,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此外,鼓励社区商业中心等场所建设母婴设施并悬挂引导标识,发展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机构和托育点,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平价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21年,商务部等12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 2023年2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商务部积极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全国确定了两批共80个试点地区。截至目前,80个城市已分两批建设1402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3200多万人。 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 有研究显示,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都集中在社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也就是步行15分钟的距离。 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行动计划》提出,改造传统商业载体。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拓展特色餐饮、生活零售、文化休闲、儿童娱乐、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要发展新型商业模式。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就近门店下单+即时配送),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支持净菜进社区、进超市,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餐饮”模式,提升预制菜产品质量品质。 要鼓励健身房、游泳馆、多功能运动场、保健理疗店等进社区,促进健康消费。鼓励社区规范开展邻里节、美食节、团购节、家电家居及家政便民服务等促消费活动,繁荣社区商业。 此外,促进融合协同发展。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等圈圈相融,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今年1-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6%。 苏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商业模式应当做好数字化升级,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关键是要让商户及消费者学会使用,提高普及度。 苏剑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最直接的作用是让居民消费更加便捷,但在真正激发消费增长潜力方面,还是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消费预期。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还要求,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商户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利用大数据开展监测分析,精准补建网点,拓展服务功能,挖掘消费潜力。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引导更多点位“进图”,让居民“找得到”。
托育服务 餐饮 社区商业 消费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