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安徽宿州“马戏之乡”名存实亡?少有人坚守 太多人改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28 22:09:52

◎马戏,上一辈的人已经干不动了,下一辈的人也不愿意干了。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实习生 郑思彤    每经编辑 文多    

 

一起高空表演意外坠亡事件,让曾经盛极一时但如今声势渐微的宿州马戏,又一次回到公众视线之中。

宿州位于安徽北部,与江苏、山东、河南交界,当地的埇桥区是中国著名的“马戏之乡”,四省文化的交融,让马戏成为了集动物驯化、表演以及杂技、魔术等于一体的多门类传统文化艺术。

繁盛时期,埇桥马戏团体有4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人,多以农民为主,年收入逾4亿元,占据全国70%的马戏演出市场份额,当地一些村庄也形成了马戏产业集群。

2006年,中国杂技家协会授予埇桥区“中国马戏之乡”称号,2008年,埇桥马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国家动物保护政策的不断收紧,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野生动物展示展演活动的审核愈发严格,马戏行业逐渐萎缩,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当地马戏产业面临危机。

曾经在马戏行业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的老艺人李树生(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个行业太累,不赚钱,他在六年前解散了马戏团,现在已经住进了市区,平常就接一些婚礼的表演。“越来越艰难,不会再让子女干这一行了。”

这或许是宿州马戏的一个缩影。

4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宿州市大河南街的埇桥区马戏协会,看到整个协会的4个办公室都大门紧锁,无人上班。附近散步的大爷甚至说:一直就没有看到这里开过门。

宿州市埇桥区马戏协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钓鱼的马戏青年

调皮的猴子有板有眼地学踩高跷、呆萌的狗熊灵巧地练习双杠、威风的老虎排着队直立迎宾……曾几何时,走在宿州埇桥区蒿沟、桃沟等地的乡间小道、村落庭院时,这些都是随处可见的“景观”。

埇桥区的农民用土法驯化各种动物,推着板车闯荡江湖的历史已有上百年。随着市场越做越大,顺势就走上了专业表演之路,并从家乡带出大量富余劳动力,在本乡本土形成了一个个马戏专业村。

蒿沟镇赵楼村就是其中之一,高峰时期,有几十户人家从事马戏行业。

4月20日,在蒿沟镇上开出租车的赵师傅带领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了赵楼村。在村口,立着一块写有“赵楼村”的墙面,村名旁边,还有一行字——“中国埇桥马戏之乡”。

记者沿着进村的主干道步行入村,此地干净整洁,村民的房屋沿路而建。马路右侧,有一个小卖铺,里面还有棋牌室,有两桌村民在里面玩棋牌。

记者向店主询问,村里哪些人家在经营马戏,店主摆手称不知道。一位正在店内购物的小伙子听到,接过话说,现在玩马戏的人都去外面了。

出了小卖铺之后,记者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问起玩马戏的人时,他给记者指了一个方向,说村里有个李国泰,搞了几十年的马戏,现在已经八九十岁了,正在家里。

据赵楼村村支部书记赵丙功介绍,李国泰当地最早一批搞马戏的人,也是唯一一个除了会驯动物表演,还会杂技、魔术等多种技术的马戏人。目前年岁已高,说话都不太利索了。

李国泰等人带着村民走出去,以马戏为生,把马戏事业带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李国泰的马戏团队还是宿州市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民间马戏团体,先后受邀前往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演出。

顺着老者指的方向,记者绕过几排房屋,在李国泰家附近的路口,遇到来村里钓鱼的青年王俊(化名)。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王俊原来也在马戏团呆了三年,因为行业不景气,工资比较低,最后选择了离开。

王俊说,他在20岁的时候,跟随同学家里的马戏团开始学习驯一些小动物,这是一个十多人规模的马戏团。后来,他跟着团到全国各地表演,一般马戏团到哪儿演出,是先由团中外联人员前往当地,把演出的所有事项都谈好了,马戏团才会出发前去,搭好蓬之后,靠收取门票维持马戏团的日常开销。

谈到在马戏团的收入,王俊说,差不多每个月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算高的收入。

马戏演员的收入,是根据马戏表演的门票收入来决定的,演员的工资低,意味着整个马戏团的收入都不高。

在马戏团呆了三年之后,王俊离开了,原因是:同学家开的马戏团倒闭了。

青年王俊也认识李国泰家,用手指着远处一位坐在地上的老者说,这就是李国泰。

记者来到李国泰的身前,看到他正在劈木头,面对记者的三次询问,李国泰反问:“你说啥?”并不时摇头,表示自己听不清楚。

曾经叱咤当地的马戏艺人,在他的暮年,成为了一个劈柴的幸福老人。

二十年未回家过年

记者在赵楼村走了一圈,看到的村民的房屋大多是两三层的建筑,大部分村民的家大门紧闭,并没有看到与马戏有关的器械或者动物。如果不是村口的“中国埇桥马戏之乡”几个大字,外地人根本不会把这个村和马戏关联在一起。

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赵楼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但村委会的村情介绍中明确提到,赵楼村有三大支柱产业:良种繁殖和养殖、绿源木业、国泰马戏。其中国泰马戏就是在李国泰的带领之下而出现的产业。

在村委会的办公室,一位村干部表示,当地马戏辉煌的时代是一二十年前,现在早就没落了。国家规范动物表演后,这一行陷入了谷底。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从事这一行了,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或者转行做了其他的工作。”上述村干部表示,留下继续从事马戏这一行的,有也不多,且都是在外地从事马戏演出,很难统计。

虽然没有在赵楼村见到马戏团,但是记者联系上了一位把马戏团注册在赵楼村的马戏团老板赵桥,此时他正在外地进行商业洽谈。

4月20日,赵桥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他做了二十多年马戏表演,感觉到现在这一行确实是越来越不好做了,要进行一场演出,需要向不少单位报批。

赵桥的马戏团里动物种类多,大型动物也有,演员有三四十人,来自全国各地,除了驯演动物,演员也会杂技、魔术等表演。

赵桥告诉记者,他的马戏团主要演出是在全国各地的景区,并不是在一个地方固定演出,有的地方就是一场演出,几天就要转场。有的时间长一点,会有几个月甚至一年。整个马戏团被分成了三四个小组,每组十多人,在三四个场地表演。

在谈到演出的收益时,赵桥说最近三年都是亏钱的,受疫情影响,无法聚集,谁来看演出?没有演出的时候,动物的养殖成本,演员的工资都要照常支付,自然是亏的。

赵桥说,自己二十年都没有在家过年了,每年的春节,基本上都是在外演出。家人都在身边跟着一起演出,老家只有一个破房子了。

村委会的干部补充介绍说,李国泰有两个孙子目前还在从事马戏行业,其中一位就在赵桥的马戏团。

埇桥区蒿沟镇的马戏乡村,记者去时,街上人很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缺失的传承

“马戏行业,如今已经是夕阳产业。上一辈的人已经干不动了,下一辈的人也不愿意干了。”赵楼村委会上述村干部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宿州埇桥区的多个村子采访时注意到,除了政策的原因,人才青黄不接,也的确成为了马戏这一行业面临的困境。

李树生是一位从事马戏行业二十多年的老艺人,也是一位从埇桥区蒿沟镇出来的马戏人,但五六年前就已经退出马戏行业,如今在宿州市区安家置业,过上了与此前在全国到处演出完全不同的生活。

用他的话说,年岁大了,就走不动了,加上马戏这个行业的萧条,最终让他放下了。但是李树生对这一行业还有眷恋,凭借着原有的一些杂技、魔术等技术,他还可以在市区接一些婚庆公司或演艺公司的活。

“自己不当老板,出去一天算一天的钱,不想干的时候就不接单子,倒也轻松没有太大的压力。”李树生说。

二十多岁的时候,李树生第一次接触马戏,是跟着村里的人学习驯养动物,在马戏团里做学徒。第一年管吃管住,但是没有工资,跟着马戏团全国到处跑。

那个时候觉得还挺有意思,小时候还比较喜欢一些动物,比较有成就感。”李树生说,那个时候演出的市场还是挺好的,到哪儿都有很多人买票看表演,每个月工资可以拿到两三千块钱,一个人完全够用了

在别人的马戏团里呆过几年之后,2002年左右,李树生决定自己出来搞一个马戏团,因为在马戏团呆过,相对有经验,请人找场地,门道都熟悉,所以一下子就撑起来了。除了请老乡,还有河南来的演员,十个人左右,一个小型马戏团就成立了。

组建了马戏团之后,李树生也和别人一样,要到全国去找场地演出,除了有一个专门的市场对接人员,他自己也有一些门路,可以申请报批,演出地是以县乡为主。

马戏还是靠门票收入为主,李树生最火的一次演出是2006年在广东中山,单场门票收入三万多元。但也有门票收入一两千元的时候,还不够动物和演员的饭钱。

从事马戏行业二十多年,演出过上千场,让李树生感觉到累了,做这一行太苦了。“其实做哪一行都吃苦,主要还是不赚钱了,到后面,马戏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市场,如果挤不进景区,就很难有生存之道。”

李树生的马戏生涯终结在2016年,在处理完最后一批动物之后,马戏团正式解散。这期间,李树生结婚、生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我和我老婆一直是做马戏行业,但是没让小孩学这一行,太苦了,从小我就让他好好读书,如果不好好读书,也有可能要做马戏。”李树生说。

从蒿沟镇的村子里回到镇上,记者来到一家面馆,老板一边熟练地煮面条,一边烤饼,讲起了他在重庆表演马戏的故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