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全科医生培养仍面临挑战,建议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08 17:24:57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培养的建议》。

◎李燕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建议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壮大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助力实现首诊在基层;全面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激发全科医生自驱力,引导在岗医生“终身学习”,培养合格的百姓健康守门人,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杨夏    

作为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全科医生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但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却也任重道远。

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培养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 图片来源:公司供图

作为该次建议的背景,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其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全科医生培养。

不过,我国当前的全科医生培养仍面临挑战。3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齐鲁制药方面获取的相关建议中,李燕表示,“现实中仍存在全科医生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基层首诊难、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李燕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建议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壮大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助力实现首诊在基层;全面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激发全科医生自驱力,引导在岗医生“终身学习”,培养合格的百姓健康守门人,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全科医生培养仍面临挑战

伴随全国基层医疗服务量持续增加,我国全科医生人才建设发展迅速,但即便近年来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仍不能满足基层医疗需求。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为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早在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实现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要拥有5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

《意见》推行后已初显成效,每万人口全科医生由2016年底的1.5人增至2021年底3.08人。李燕在上述《建议》中提到的数据显示,2015年仅有全科医生11万名,截至2020年底已增至40.6万名。

不过,在基层医疗需求面前,全科医生的数量显然仍有待提高。据统计,2020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超过41亿人次,除了门诊医疗服务以外,基层每年还管理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3500万人,健康管理老年人超过1亿人。

这也衍生出全科医生的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基层医生承担角色多,专职履行全科医生的职责困难大。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的推进,需要更多数量充足、能力优秀的全科医生。”在李燕看来。

然而,除了数量因素,全科医生的培养,在现实中仍存在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基层首诊难、职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做好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持续提升。

当前,创新医防融合已深入基层医务工作中,但在李燕看来,居民对全科医生不了解、对综合诊疗信心不足,在社区更多的是配药、买药,疾病诊疗往往直接到上级医院,推动首诊在基层困难重重。

一方面居民对首诊在基层仍然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全科医生职业也存在吸引力不足的情况。

李燕在建议中提到,在基层医疗机构医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并不能够让全科医生体会到全科医学的专业价值,也就造成了全科医生对自我职业规划及后期职业发展不清晰,全科医生留不住,同时不同城市的相关制度的落地执行情况也各异,导致全科医生岗位的吸引力各不相同。

建议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

作为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全科医生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而基于上述挑战的存在,李燕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燕首先提到了“继续规范全科医生队伍的培养模式、提升全科医生质量”。她建议:继续深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将全科医学设为重点学科,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全科医生团队培养和能力提升。

除了对团队的培养和能力提升,李燕还提到了全科医生人才梯队的建设。她在建议中提到,加大全科医生团队人才梯队培养,根据胜岗能力评价、考核及培养达标情况进行人才梯队分层,激励全科医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服务能力。

另外,李燕提出引入多方力量,全面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激发全科医生自驱力,引导在岗医生“终身学习”,培养合格的百姓健康守门人。

李燕提到,在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的同时,筹划组建全科医学发展基金会,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力量,例如设立全科医生奖励基金,鼓励引导在岗医生“终身学习”。建立国家、公益组织、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多边协作培训体系,培养能为百姓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全科医生。

此外,她还建议建立基层医疗强激励机制,从薪酬待遇、奖励政策、发展晋升、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政策倾向,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通过加快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政策,推进分级诊疗激励政策等,综合改善全科医生的薪酬待遇;对基层全科医生的职称晋升和岗位编制名额进行政策倾斜,提高岗位吸引力,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她还提出设立“中国全科家庭医生日”,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强全科医学健康观以及家庭医生的宣传,进而形成认可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科医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