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到2025年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06 23:38:27

◎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

◎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2月6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外发布。

《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品牌建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从全球竞争大格局来看,品牌附加值是全球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之一。只有那些品牌美誉度高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全球竞争中做大做强,并成为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

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 

《纲要》指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其中,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 

在具体举措方面,《纲要》明确,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

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品牌企业的数量、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来看,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质量强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品牌的打造和品牌美誉度的提升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

记者注意到,近期,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引领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提振发展信心,加快品牌培育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六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上展出的工艺品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 

《纲要》指出,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

此外,《纲要》还提出,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一段时间以来,多个部门纷纷部署,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此前,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实施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鼓励发展反向定制(C2M)、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和智能制造。

张建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中国企业是根据生产端的标准来生产商品,但这种导向不利于企业抓住消费者当下的需求,有可能导致供需之间的不协调和不平衡。“比如有消费者选择去海外购物,其实就是看中了国外的一些产品、服务,以及品牌的美誉度等,这些能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心理和需要。”

张建平表示,要以当下消费者的偏好、满意程度作为衡量产品好坏的标志,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调整,这样才能真正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月6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外发布。 《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品牌建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从全球竞争大格局来看,品牌附加值是全球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之一。只有那些品牌美誉度高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全球竞争中做大做强,并成为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 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 《纲要》指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其中,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 在具体举措方面,《纲要》明确,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 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品牌企业的数量、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来看,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质量强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品牌的打造和品牌美誉度的提升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 记者注意到,近期,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引领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提振发展信心,加快品牌培育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六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上展出的工艺品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 《纲要》指出,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 此外,《纲要》还提出,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一段时间以来,多个部门纷纷部署,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此前,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实施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鼓励发展反向定制(C2M)、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和智能制造。 张建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中国企业是根据生产端的标准来生产商品,但这种导向不利于企业抓住消费者当下的需求,有可能导致供需之间的不协调和不平衡。“比如有消费者选择去海外购物,其实就是看中了国外的一些产品、服务,以及品牌的美誉度等,这些能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心理和需要。” 张建平表示,要以当下消费者的偏好、满意程度作为衡量产品好坏的标志,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调整,这样才能真正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大消费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