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都美术馆首个大型装置艺术展,科技主导下的情感应该如何体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21 22:20:01

展览分为“旅行者1号”“光源”“让我去”“科幻是现在的未来”四个部分,以“科技主导下的情感”为引,讨论人和技术界面的张力,消隐的技术表层、消隐的人类情感、不可见的技术操控、不可知的复杂情感。

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经过算法推荐后的内容,是我们真正想要看见的内容吗?换句话说,当我们在智能手机上的屏幕上看见人们各式光鲜亮丽的“打卡”时,看见的究竟是他人的生活还是自己的欲望?在科技的主导下,情感究竟是否还为我们所属?

12月20日,由成都市美术馆主办、超⾃然(MANA)承办的成都市美术馆首个新媒体装置艺术展——“小宇宙:科技主导下的情感”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分为“旅行者1号”“光源”“让我去”“科幻是现在的未来”四个部分,以“科技主导下的情感”为引,讨论人和技术界面的张力,消隐的技术表层消隐的人类情感不可见的技术操控不可知的复杂情感。

大卫·克睿彭朵夫,《梦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21日,每经记者去到“小宇宙:科技主导下的情感”展览现场,希望与八位主展览艺术家的“小宇宙”来个“灵魂”相遇。

记者发现,关于这场展览的策展目的,策展人李振华曾表示,在疫情和不稳定的现世,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者,找到内在的平静。对未来的希望,对⾃然的热爱,对科技的好奇,对诗歌和⽂字的共情,对⾃我可能性的探寻,⼀切变化,也可能恒常永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作为整个展览的起点,刘嘉颖的加密艺术《红与蓝》毫无疑问体现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刘嘉颖,加密艺术《红与蓝》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作品中的红色和蓝色分别从中美两国的国旗上提取,中间渐变的色彩被分成100份。这100份色块被艺术家曾以NFT图像的形式在加密艺术平台OpenSea上展示竞价,并被不同藏家拍走。

刘嘉颖,加密艺术《红与蓝》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科技的进步也被认为能具备了“祛魅”的功能。比如,姚清妹的《光谱-夜之皇室芭蕾I》便是芭蕾舞者拿着手机在卢浮宫里放着路易十四官方肖像的房间里,一边跳芭蕾一边自拍;同时,又有另外一组镜头记录整个过程,两者不同的镜头质感形成鲜明对比。

姚清妹,《光谱-夜之皇室芭蕾I》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对于此作品,姚清妹在接受采访曾表示,“站在那么强大的、有象征性的图像前面,我们能选择这样一种嬉戏地来占有图像的方式。”

姚清妹,《光谱-夜之皇室芭蕾I》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当然,科技进步最直观的感受便是生活上的便利,让长途的旅行不再成为一种不可承受的负担。

试问,德国Kempen市的Von Behring街11号和上海市巨峰路1589弄210号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是11071.9600114143公里,这也是刘广云同名作品灵感的来源,这是他在中德两国之间住所的距离。他使用了11071.96011米长的光缆,并将他的名字、两座城市的距离和它们各自的经纬度都刻在了这根黑色的光缆上,颇有“氛围感”之存在。

刘广云,《11071.9600114143公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情感的感受未曾改变

据介绍,此次的展览强调在地艺术的处境和生态,展陈作品也有不少与成都有关。张晓、张增增,两位来自成都、重庆的艺术家,分别被委托创作。一位是呈现其多年深耕摄影之成就,一位是探索剧场和人,借助媒介之共情。

张晓出生于烟台,现工作生活于成都,此次展出的《故乡》项目是他于2012年开始的创作,《故乡》“试图展现家乡的多重面目和人的处境。”

至于项目里的作品,首先是有很多苹果,正如艺术家所言,“在烟台这样的环境,苹果是最能代表我老家的一个东西,所有人的生活都跟它相关。”其次是作者家乡的风光景貌,包括人与物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

 张晓,《苹果运输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我们都在呼吸,包括家里的一切,还有光。”张增增的《呼吸》被放置在一间500平米的大房间里,随着时间的不同,主要以灯泡为光源的媒介会发出不同的亮光。

据介绍,以光为题,《呼吸》也将进化成⼀个巨⼤空间的光的万花筒,⼈在空间中,光是每个呼吸的个体,来⾃⼈类共处的灯,来⾃时间累积的光,和观看的⼈共同呼吸闪烁。

 张增增,《呼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事实上,科技带给我们的感受同样往往也是微妙的,有时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背后或许是一场“危机”。 

大卫·克睿彭朵夫的《梦游》便提醒我们,科技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对于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影片中的钻石从屏幕上方缓缓落下,逐渐聚集在底部,最终填满整个黑色表面。

大卫·克睿彭朵夫,《梦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现场的作品介绍提示我们,这些钻石像是曾经美丽而珍贵物事的碎片,但现在正慢慢地分解碎片化。作为钻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碳在我们基于化石燃料的经济中,是气候变化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卫·克睿彭朵夫,《梦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现场的大型装置艺术都藏着艺术家们的“小宇宙”与等待观众发现的“大秘密”,而每一位观众在参观完后或多或少能够在心里激起一些涟漪,带走一些思考。

你的“小宇宙”与哪位艺术家碰在了一起?到现场或许能“解锁”更多。观展地: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艺术馆)。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