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百强房企前11月拿地规模“腰斩”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02 05:56:32

每经记者 陈利    每经编辑 魏文艺    

房企拿地热情仍在持续下降。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前1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1621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0.5%,降幅较10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尽管华润、中海等头部央国企仍以绝对优势占据权益拿地金额榜前三甲,但其拿地积极性明显下降,11月单月权益拿地金额分别新增16亿元、60亿元、12亿元。TOP10中仍然仅滨江集团一家民营房企。

“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超半数为央企国企,这与稳健型国央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12月1日上午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拿地规模降幅扩大

今年前11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11621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0.5%,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的收窄态势终止。TOP100房企拿地门槛值为39亿元,同比下降20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37.7%。

从50家代表房企10月单月拿地总额来看,同比下降23.2%,环比下降24.7%,降幅较10月扩大;同时,继民企逐渐淡出之后,央国企的积极性也明显下降,城投不得不再一次进场托底。

从新增货值来看,前11月华润置地以累计新增货值2031亿元占据榜单第一,保利发展和招商蛇口分别以1944亿元和1714亿元紧随其后。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13211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6.7%,新增货值门槛为938亿元。

从各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地区持续领跑全国。前11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2418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滨江集团拿地金额为403亿元,位居长三角企业拿地金额榜首。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TOP10企业拿地金额1347亿元,位列第二;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1127亿元,位列第三。从拿地面积来看,中西部TOP10企业以1195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首位,超越长三角TOP10企业。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保利发展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这与稳健型央国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民营企业中,滨江集团保持杭州区域龙头地位,牢牢占据杭州市拿地金额榜首。”刘水表示。

22城供地完成不足60%

截至11月末,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热点一二线城市已完成今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地。这些城市推出的优质地块供应带动房企拿地热情略有恢复,代表房企拿地总额较上月略有增加。特别是在杭州等城市,民企拿地活跃度明显提升,如杭州第四批集中土拍中的8宗涉宅地块就有4宗溢价成交,其中3宗加价至封顶;而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则更加依赖地方国资企业托底。

“今年1~11月22个集中供地城市的市本级合计成交1339宗涉宅用地,土地出让金收入1.66万亿元。”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12月1日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全年土地市场呈高开低走态势,年初多地土拍热度较高,一批次溢价成交宗数占比39%。受房价上涨预期转弱及疫情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表现不振,房企拿地意愿持续走低,溢价成交宗数占比降至20%以下,多地土拍甚至100%地块底价成交,市场化运作房企参与积极性亦呈下降趋势,城投再次进场托底,成为市场绝对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底,无锡、杭州两城已完成全年供地计划。其中,除定销房用地外,无锡全年供地约335.7公顷,完成率达96%;杭州全年土地出让金达到约1914亿元,同比2021年的3132亿元有明显回落。

此外,徐州、武汉、苏州等城市预计还将有第五批次集中供地挂牌。

事实上,各城土拍次数增加源于去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热度的明显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土地市场成交整体收缩明显,包括武汉、合肥、杭州、厦门、重庆、深圳等热点城市均未能如期完成全年供地计划,而这一情况在2022年并未出现明显好转。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3945亿元,同比下降8.8%。尽管各个城市均追加了集中土拍次数,但据中指研究院11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2城在2022年的市本级宅地供应计划合计为12875公顷,全年计划完成率仅55%。

“去年开始施行的集中供地制度,今年正在逐渐变得灵活化。”刘水表示,集中供地政策的出台目的是稳定地价预期,从而实现稳房价、稳预期。随着土地市场降温,溢价率下行、地块底价成交现象逐渐增多,地方国资平台托底现象显著,“多地增加供地次数,同时减少每次的出让块数,‘多次少量’或将成为常态。”

展望12月,张凯认为,尽管近期各类利好政策不断,但无论是“金融16”条、预售资金监管优化、还是“第三支箭”,其核心目的都是对房企的纾困,很难在土拍市场立刻起到作用。“在房地产市场企稳之前,土地市场尚不具备全面回升的基础,热点城市仍将聚焦在北上深杭等核心城市。”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