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冷暖

每经网首页 > 城市冷暖 > 正文

口袋公园里,藏着西安的人情味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15 15:47:12

每经记者 张文瑜    实习生 李晓雅 高甜甜    每经编辑 贺娟娟

放松休憩、锻炼健身、乘凉晒暖……近年来,不少城市注重对边角零碎地块进行改造,令其变身为灵动盎然的口袋公园,用于周边居民日常休闲、运动,亦是城市随处可见的绿色资产。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城市发展的归宿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诗意地栖居。口袋公园让更多人不再忙碌在钢铁丛林中,不再为绿意中休憩而奔波劳累,让城市生活更加舒适。

具体来看,在土地成本高居不下的当下,西安选择以人为本,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不断探寻城市建设新路径,通过见缝插绿、破硬还绿等途径布局“口袋公园”,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可以说,有人情味儿的城市,就是一座建设中的理想之城。

建设70+“口袋公园” 

为了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提出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力争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

粉巷财经注意到,陕西省住建厅对此积极响应,并印发了《陕西省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计划今年年底前,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建成城市“口袋公园”70座以上,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情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

对于各大城市来讲,利用街角空地、河道岸边规划建设城市“口袋公园”已成常态。无论是在城市的人文情怀的体现上,亦是城市老旧区域改造上,“口袋公园”都是极具建设性的一项规划。

粉巷财经从方案中获悉到,除了建成70座以上“口袋公园”之外,各地也将结合老旧小区、单位、商业街区、车站、停车场等区域进行更新改造,充分利用城市拆掉的建筑、临时建筑、闲置地、裸露土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一批“口袋公园”。

意味着在“口袋公园”的持续建设下,小公园也将会发挥大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公园服务半径,让居民共享城区治理以及改造升级带来的实惠。

站在西安层面,2021年西安市政府报告提到,去年西安新建和改造提升绿地广场、口袋公园169个。而今年,西安全年计划新增城市绿地面积不少于600万平方米,建设提升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不少于100座,着力打造推窗见景、出门入园、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的生态园林城市。

对致力于打造“优美”“生态”“特色”城市绿地的西安来说,口袋公园在建设大型公园、公园、主体公园之余,将绿色和便民设施带进了城市细微血管里,满足了人们开门见绿、行走呼吸绿色的诉求,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满意度。 

城市吸引力的来源 

可以看出,宜居城市可以定义为在一座城市或者区域之内生活的居民所感受到的生活的质量。而建设口袋公园,正是建设绿色开敞空间正是打造宜居城市的一部分。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中提到,绿色开敞空间与布局情况、人均拥有绿地2平方米以上的居住比例和距离免费开放式公园500米的居住区比例正相关。从这方面看,建设口袋公园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不仅是打造多层次公园形式的行为,更是适应居民绿色开敞空间需求,满足生活便利的措施。

具体到西安,口袋公园首先能够满足居民日常对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满足居民的绿色需求,方便居民放松休息;其次将一些老旧边角利用起来“见缝插针”,可以让城市环境更进一步,提高绿化水平和城市文明建设;最后,随着口袋公园的建设,周边配套也能进一步提升,与西安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愿景不谋而合。

正如上述所说,无论是口袋公园还是宜居城市,都基于一个围绕居民的生活感受为前提。在城市发展道路上,只有将人留住,才能持续发展经济。因此,宜居城市是所有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规划和建设的目标。

对于致力于发展创新驱动经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打造优秀的城市名片的西安来说,致力于为百姓提供更良好的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才能为城市提供强大吸力。

打造宜居西安 

人们选择留在城市,不单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能够“诗意地栖居”。宜居城市的提出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即为城市中生活的所有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

为了打造宜居城市,西安其实还做了诸多努力。在近几年的建设中,西安的区域经济、科学教育、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都在不断全面发展。

区域经济方面,西安连续两年GDP过万亿,西安都市圈的逐步建设,也将不断做大、做强西安经济规模,西安在整个区域发展中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同时,根据《西安市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今年西安续建、新开工、前期储备项目合计897个,总投资2.5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640个、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项目172个、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56个、生态环保项目29个。

不难看出,这也是西安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打造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持续性举措。

而作为科教大省,西安高校资源丰富,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全市现有高校84所,在校大学生130万人,各类科研机构46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8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个,两院院士60位,这无疑给西安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实力和底气。

截至2021年,精神文明方面,西安着力打造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博物馆之城。全市共有博物馆136座,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428处。公共图书馆14个,总流通217.54万人次。

作为整个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西安目前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集高铁、城际、公交等为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

整体来看,城市生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城市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标志,西安市正加快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宜居城市建设,彰显城市发展的生命力。

封面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