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艺术家走进直播间,直播打赏成演出新“门票”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10 11:54:42

◎线上直播正在成为文化演出行业的“第二舞台”。过去一年,戏曲、乐器、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的演艺类直播,在抖音开播超过3200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900人次。近一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打赏收入同比增长46%,超过6万名才艺主播实现月均直播收入过万元。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实习记者 宋美璐    每经编辑 文多    

走进抖音直播间后,靠着戏迷们的点赞和打赏,林蜜蜜不仅能够维持剧团运营,还以剧团的名义资助了4个孩子学习黄梅戏。“除了养‘团’糊口,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直播间里有不少人因为我的演出成为了黄梅戏的新粉。”林蜜蜜说道。

黄梅戏、演唱会、音乐会……线上直播正在成为文化演出行业的“第二舞台”,为演艺经济带来新增量。

11月8日,抖音直播举办开放日活动,并发布了《2022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戏曲、乐器、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的演艺类直播,在抖音开播超过3200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900人次,抖音演艺类直播场次同比增长95%,累计观看人次同比增长85%。抖音非遗类直播每天开播1617场,打赏总收入同比增长533%。

抖音直播运营负责人袁思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演艺直播是抖音直播的核心业务,“我们认为演艺直播满足了直播行业发展趋势,有利于行业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在活动上表示,直播打赏的外溢效应对于小众、濒危的艺术类目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助力了濒危非遗演出再现活力。

抖音直播运营负责人袁思会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宋美璐 摄

专业演艺走进直播间 直播助力行业升级

回顾直播的行业十几年,从最初吞灯泡、炫富等低俗内容盛行,到如今优质内容逐渐占据上风,多元化、优质化和专业化成为直播的演进方向。

演艺直播的繁荣,便是直播行业的又一次升级。

袁思会介绍,演艺直播是内容题材里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演艺直播很好地满足了直播行业优质多元的发展趋势。

随着直播的成熟,演艺直播的种类也变得更加多元,刘德华、周杰伦等流行音乐歌手演唱会引爆网络,经典话剧《茶馆》的线上直播引发超5000万人观看,粤剧、唢呐等非遗类直播受到欢迎……各种各样的表演通过直播打开了新市场。

新的舞台也在吸引着更多专业的文艺演出机构走进直播间。包括中央民族乐团、北京现代舞团等专业院团,还有国家京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老牌剧院。

据报告,过去一年,入驻抖音的国家一级演员带来超过2000场演出直播,来自上百家专业演出机构的6000余场表演在抖音直播拉开帷幕。

中央民族乐团的青年扬琴演奏家周婷婷,与同伴一同经营抖音账号“扬琴CP”。自今年7月开播以来,这对组合已经吸引超过10万观众。周婷婷介绍,选择在抖音直播,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减少,希望通过直播重获舞台和观众;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把专业的扬琴演出带给音乐厅外的观众。“只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欣赏扬琴,这个市场才能扩大,扬琴才有机会传播得更广。”周婷婷说道。

李彪表示,专业演艺从业者和文化演出机构的入驻、开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普惠,推动了艺术普及的区域平衡。同时,线上访问的随机性、高覆盖率等特点,可以让演艺类直播辐射到以往线下演出难以覆盖的群体,为演艺行业带来新观众。

“艺术家也要吃饭”,打赏让文化传承更有动力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演出市场报告》显示,相比于2019年,2021年全国演出市场规模总体下降41.3%。

“艺术家也需要吃饭。要做好音乐,物质是很重要的支持。”青年竹笛演奏家谭伟海,在活动现场介绍了直播在经济层面上对他的帮助。最初谭伟海的直播收入只有几块钱,经过摸索后,如今每月收入在还掉1.2万元的房贷后还能有积蓄。除此之外,患有先天性视觉神经萎缩症的他,还免费收了二十多个盲人学生。

打赏是目前演艺直播在短视频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近一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打赏收入同比增长46%,超过6万名才艺主播实现月均直播收入过万元。

围绕打赏的争议也随之而来——如何避免此前秀场打赏乱象蔓延到演艺直播?

对此,袁思会表示,直播行业近几年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一方面涌现出一大批专业优质主播,像罗永浩、东方甄选……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专业优质主播生产优质内容,用户为优质内容付费,反哺优质内容激励生产,形成良性内容生态闭环。在这种背景下,早期良莠不齐的直播内容在平台已经没有生存空间。

李彪把有打赏的直播比作早年天桥老把式表演的线上形态。在他看来,直播是一种内容,用内容换取经济收入无可厚非。相反,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可以让线上反哺线下,进而拉动演艺经济的发展。另外,直播打赏的溢出效应,对于小众、濒危的艺术类目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助力濒危非遗演出再现活力,有助于演艺生态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网络直播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