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战胜疫情最终靠科技,要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协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09 17:22:42

◎马晓伟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强调,要全面提升重大疫情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综合救治的能力,基本建成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的强大医疗卫生体系。

◎马晓伟指出,战胜疫情最终靠科技。要始终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协同,发挥信息化技术支撑作用,助力分区分级、科学精准防控。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近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发表署名文章,题为《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马晓伟在文章中强调,要全面提升重大疫情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综合救治的能力,基本建成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的强大医疗卫生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篇文章共分三个章节,分别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的原则要求;坚决落实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文章的第三章节中,马晓伟从系统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推进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重大疫情群防群治体系、加强科技支撑这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的路径 制图:李宣璋

全面提高二级以上医院感染科和发热门诊服务能力

关于系统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马晓伟指出,要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整体谋划、全面提升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疫情防控水平。

对此,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柯雄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非典后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但发展速度和成熟程度方面还赶不上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

他表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比如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方面,疾控机构本身在业务指导、业务协同上还存在不足,推动这一体系的补短板应该也是未来的一个工作重点,特别是考虑到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体系发生变化后,比如国家疾控局成立,对疾控中心需要进行一些业务调整、能力的储备与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马晓伟指出,要全面提高二级以上医院感染科和发热门诊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要提升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急诊、重症、呼吸、检验、护理等专科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以完善的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提供支撑。

对此柯雄认为,长期下来我国卫生领域改革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医疗机构需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调整。“举例来说,我们原来很多地方发热门诊的设置适应不了现在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针对性地配备足够强的设备,改善基础条件。”

柯雄表示,结合新冠的救治来说,当病人从医院回到社区后,要利用好转诊系统,“也就是说在大医院治好以后,转到下面后要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能力,从医疗救治转变到健康管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患者家属填写患者的纸质流调问卷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推进各级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能力建设

关于推进应急响应能力建设,马晓伟指出,要推进各级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能力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国家整体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对此,柯雄表示,从新冠疫情以来的情况看,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方面,从上到下的路径,可以加强预警、物资配备、流调等能力;从下到上的路径,需要依靠和发挥社区和基层的力量。

关于创新医防协同机制,马晓伟指出,要最大程度发挥医防两支队伍作用,落实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探索推进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医疗联合体工作,推动县级疾控机构与县域医共体协同发展。

柯雄认为,新冠疫情暴发后,多个相关文件和指导意见都针对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出了要求,有很多地方也在进行相关的探索。

“比如,一些县域医共体里设立了公共卫生科,它直接就和疾控中心的功能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整合,不仅可以让‘医和防’在组织架构上面紧密联系起来,而且也能够在运行机制上联动。”柯雄表示。

战胜疫情最终靠科技,要始终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关于完善重大疫情群防群治体系,马晓伟指出,促进爱国卫生运动与传染病防控紧密结合,与基层治理工作相融合,推进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积极作用,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铸就抗击疫情的强大人民防线。

柯雄表示,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自己要重视维护自身的健康,并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改变个人的健康观念和行为,这是有很明显的作用的。

“公共卫生委员会能够发挥社区的力量,加强群防群治,调动老百姓共同应对传染病,防范它给健康带来的风险和威胁。”柯雄表示,以四川省为例,由疾控中心培训的社会卫生员发挥了在公众中传播传染病防治知识、参与疫情防控、宣传促进健康知识等职能。

关于加强科技支撑,马晓伟指出,战胜疫情最终靠科技。要始终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协同,发挥信息化技术支撑作用,助力分区分级、科学精准防控。

柯雄认为,只有以科技手段为基础,才能使疫情得到有效管控,为此应当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临床产品或技术。

“可以看到,目前有很多大型医疗机构开始越来越关注成果转化的问题,这也是未来的趋势。”柯雄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