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对话装置艺术家曾稀:能够引发观众讨论,就是艺术的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02 11:04:36

◎“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可能很多时候大家不知道怎么去做平衡。什么叫商业展?我觉得商业展就是把艺术通过一种比较良性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去看到。”

◎“我回成都之后,就想把展览做到社区里面去。然后让更多人看到:原来艺术跟我的生活那么接近,原来我看得懂艺术,它是好看的,也是能带到我的生活当中的。”

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站在她的作品前高谈阔论时,你可能需要多留一个心眼——这是因为,她可能就在一旁“偷听”。甚至,她还会加入这场谈话;当然,是以匿名的方式。

这是她一贯的态度,对于自己的作品,认真而带有一点“调皮”。她,便是我们本期要对话的主人公:『装置艺术家,曾稀』。

“你会发现,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好像什么都不是。”在作品《关于苔藓》展出期间,曾稀端出一根小板凳,天天就坐在上面喝咖啡,并伺机加入观众的谈话。

从体积上来讲,《关于苔藓》是一件巨物:4660片瓦呈弧度均匀分布在一面288平方米的墙上,而处在不同生长周期的苔藓,则成为了最天然的颜料——绿色的被用作拼接成主办方的标志,泛黄的则分布于标志周围以作点缀。

曾稀与《关于苔藓》

在曾稀的设想中,每一片瓦象征着居住在成都的一家或是一户,它们的集合构成了这座城市。正在瓦片上生长的苔藓,则是一种生命力的表达。

不过,正如她所说,大家的感受可能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有人认为这件作品适合发小红书;有人认为苔藓还是要绿一点才好看;还有人则发出了对于苔藓真实性的疑问……“可能观众不在乎你表达的是什么,他会觉得‘这个好看’,然后就拍一张照。我觉得,能够引发他们讨论、他们愿意去讨论,其实就是艺术的开始。”

每经记者与曾稀的采访是在她新近参与的展览中的展馆里进行的。展馆在平日里是一座剧场,曾经是一座厂房,并保留下了当年的炉窑。

此次展览的主题和戏剧有关,一楼下沉的坑基里有两条通道,一边绵延着用红色丝绸创作的朵朵巨型牡丹花,另一边则是一支支用渐变紫色创作的蝴蝶,一红一紫,煞是梦幻。

这种对比也延续到了三楼的“欲望花园”,这是曾稀最为喜爱的区域,花园呈现出一黑一白的分布特征,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有跑车、钻石、衣裙……同样的物件,黑色的一边用钢丝,显得扎人;白色的一边用亚克力板,显得饱满。

我们坐在饱满的这一侧,在明亮的光线下,开启了本次对话。

回到遇见植物的成都

NBD:谈谈植物吧,一开始植物只是你情绪上的一种“安慰”,但你又是怎样将它作为创作素材,并最终使之成为了你作品里的重要元素呢?

曾稀:高考失利后,我当时整个人情绪很不好。回去复读之后,情绪自然也很不好,用现在的话来讲,“每天都非常Emo。”我当时有个很好的朋友,每天就给我看植物相关的书,带我去花园看景观。后来我只要一想起来,就会去青石桥的花鸟市场看植物。

植物成为了我人生那段时间里非常救赎的一个存在,它不是那种只会喜欢一两年的东西。它会让我喜欢很久,我也慢慢地去从事与植物相关的行业。

可能有段时间我跟它好像相处得有点腻了,我会觉得好像是不是应该离它远一点点,不要那么经常地去做与植物相关的作品,是不是情绪就会好一点?

我在做现在这个展的时候,有几天的情绪非常不好。突然,我就想做伴手礼。然后,我一个人去市场买了很多我喜欢的品种的花。后来做的时候,我会觉得好像它在我生活当中的概念一直都是没有变的,它会让我的情绪,在不好的时候马上得到转变。

NBD:在回成都之前,你其实已经有过在多伦多、香港的工作经历。不同的是,在成都你大多从事的是承接商业项目,契机是什么?

曾稀:从多伦多到香港后,我整个人的状态是在慢慢适应中的。当时基本是工作半个月,然后出去玩半个月,在香港的那两年都是这样子的,很讨厌去做商业项目,我觉得太忙了。回成都之后,我想休息半年,然后去上海或者东南亚开花店。

通过介绍,我认识了商业相关方面的一些朋友,他们就会推荐我做一些项目。我当时完全是出于那种好玩的心态。怎么收钱?我不知道怎么收钱,那就先免费,完全是给自己找事情做。后来做了几个项目之后,反馈其实蛮好的,我就开始慢慢地去做商业项目。

NBD:你从小在成都生活,之后又去国外游历,现在又回到了成都。这段经历给你现在的创作带来了什么?

曾稀:其实我“讨厌”回成都,因为我觉得好像是因为自己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成都。所以我当时所有的想法是在成都休息一会。而且,我也很“讨厌”大家对成都的刻板印象。我是一个很少吃火锅,也不喜欢去喝茶的一个人,我跟成都可能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在成都待了半年之后,我发现这里跟小时候不太一样了,有很多的不同,有很多青年文化在这里发展,很多朋友做的事其实是也很有趣的。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好像是在沟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事情。那半年改变了我对成都的很多看法,后来我就觉得,留在成都蛮好的。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国际经历和本地创作

NBD:你并非科班出生,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你的艺术创作。我们会好奇,平时你在创作时的手艺或是想法,是怎样通过学习获得的?

曾稀:在多伦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买花回来自己玩,当时就做了很多小的东西。做了这些之后,可能自己还是不太满足。

于是,大四的时候,我把课提前修完了,就去伦敦住了半年。在工作室、公司里面打工,可能一天的工资还不够我吃一顿饭,但是这是个有趣的过程。之后我又去旧金山住了半年,也体验了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在这期间,我参与到了很多活动、装置以及作品当中。

后来,我又从美国回到多伦多,也是在一个工作室里打工。在觉得好像他们做的事情我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什么难度的时候,我自己就开了工作室。之后我又觉得在北美的话,到某个年龄段的我会有一个瓶颈,于是就回国,到香港去开工作室,做培训班。在那边做了两年的培训班,也做了很多想做的装置。

NBD:你曾提到,当时为了学花艺会去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地方,具体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曾稀:读书的时候,但凡有假期,我就会马上买机票去不同的国家。我喜欢买那种到不同城市去转机的机票,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世界上更多地方的花市看一下。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伦敦的New Covent Garden Market(新考文特花园市场),早上3:00开,然后9:00关。我每次跟朋友喝完酒之后就去花市,买完之后回家睡觉,第二天再起来做花。另外,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喜欢“追星”,碰到我在社交平台上喜欢的花艺师,我会飞过去找他。但是我会发现眼前看这个人,好像和你在社交平台上面看到的样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唯一一次例外是去澳大利亚看Dr. Cooper(真名为Lisa Cooper)。当时我直接去她的工作室前台,表示很想见她。她居然给我回电话说,不好意思,可以麻烦等我一个小时吗。这样的人好像跟我理解当中的是一模一样的。除此之外,我再也没有去看过其他任何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子。

NBD:虽然有丰富的国外游学经历,但其实我们发现,你会有意强调一种在地化的创作。这种在地化创作,如何和你刚刚提到的成都的刻板印象区分开来?

曾稀:每个人对城市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对于成都(的理解)会觉得只是火锅、麻将、茶馆。在我的眼中,它其实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城市,具有包容的人文精神。我看到的,可能是建筑上的瓦片、青苔,以及植物和人的性格,我觉得这是城市最内核的东西,需要有人去体现。

就拿《关于苔藓》来说吧,为什么要用真实的瓦片和苔藓?在找供应商的时候,他们也说苔藓怎么可能牢牢地依附在瓦片上面。我当时觉得,成都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能够呼吸的城市,是一个很湿润的城市,它必然会孕育出很多不一样的生命。

用仿真苔藓的话,体现不了成都的潮湿。如果是真实的苔藓,就可以用成都特有的气候让苔藓在整片瓦上、在整个大的弧度上去孕育、去生长。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就好像是我在跟成都这个城市共同做出来的一个作品。当时看到那面墙的时候,所有苔藓其实已经培育了一个月了,到最后撤展的时候,你能够看到整面墙又在长出来非常多的小苗,那一刻是很感动的。

让更多人看到艺术

NBD:在接受采访时你曾提到,“很多人觉得艺术和商业之间没有平衡点,但我觉得我就是那个平衡点”,此话怎讲?

曾稀:作为一名艺术家,或者是作为一位信息传播者,你就是要把自己想要传递的东西传达给别人,别人接受或不接受是他的事情,你要做到的事情是完整地去输出自己的想法。

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可能很多时候大家不知道怎么去做平衡。什么叫商业展?我觉得商业展就是把艺术通过一种比较良性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去看到。一些作品可能太艺术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外,也需要到博物馆、美术馆去看。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机会,或者是不会去这些地方看艺术作品。

我回成都之后,就想把展览做到社区里面去。比如书店、火锅店,然后让更多人看到:原来艺术跟我的生活那么接近,原来我看得懂艺术,它是好看的,也是能带到我的生活当中的。把艺术做在街区,我觉得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NBD:经历了这些商业项目之后,想必你也收到了不少的反馈。目前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是考虑吗?

曾稀:我现在比较苦恼的一件事情是——装置它不应该仅仅只是好看,我觉得它可能应该有一些让别人看到之后,会有不同形式反馈的东西。装置不仅仅是为了过来拍照、打卡,它的最终归宿不应该是这样。

我最近在想说怎样能够把装置做得更“深”,以此来引发他人思考。这个是我可能在未来一年或者两年会比较专注的一个方向。我确实没有学过艺术专业,从小到大都是我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就去学什么东西,这个可能是我缺失的一个板块。

工作室一直会有商业项目,包括一些文化艺术项目。但是,目前这个不是我很去追求的一个点,我现在主要想的是怎样去完成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整个人有点分散,我希望通过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完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状态。

很多时候,你去做艺术作品,你会发现好像那些艺术作品只是甲方想让这个空间变得好看,但是那个作品跟你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我希望每一次的作品反映的是不同层面的,可能那个时候我比较生气沮丧,然后就组成了一个不同层面的作品。完全只是创造美的话,我觉得太肤浅了,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精神内涵。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