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9-15 20:59:23
每经编辑|李泽东
15日,#女子手机密码6个0被盗19万#的话题登上热搜。
据新华社微博15日消息,今年3月份,家住广东湛江霞山区的郑女士丢失手机。因为有备用机,再加上在云南忙生意,郑女士一直没有挂失手机号码和冻结微信号。
直到6月份,郑女士回到湛江打算微信提现才发现账户被盗刷超19万,于是慌忙报警。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黄某供认,当他捡到手机后,发现郑女士锁屏、微信、支付密码都是6个0。
此后3个月中,手机号码和微信号码也一直没有挂失,账户里还一直有钱进账,于是多次转账用于消费。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一组密码走天下”是很多人的习惯,但这种设置密码的方式在方便、好记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据新华网报道,一般不法分子会采用四种方式尝试破解用户密码:
一是暴力破解,即用一定的频率尝试破解密码。
二是用用户的生日等个人信息尝试破解。
三是使用弱口令尝试破解。
四是根据已获得用户密码在其他平台进行“撞库”。
如何保证设置密码安全?
专家建议不要用文本储存密码,并定期重置密码,在设置密码时尽量设置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15位以上“强密码”,尽量不要使用自己的生日、姓名作为自己的账户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微博、新华网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65592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