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王在邦:全球治理体系失序失效,今年将面临比2008年更严峻考验,亚太地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9-06 18:19:20

◎在王在邦看来,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最大的机遇是亚太各国有机会审视俄乌冲突的根源和教训,避免步欧洲后尘,陷入乱局。

每经记者 郑雨航    每经编辑 高涵    

北京时间9月6日上午,由太和智库发起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战略合作的第六届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拉开帷幕。

本届国际关系分论坛主要有两个议题,其一为大国竞争、区域合作与亚太安全与发展;其二为欧洲安全格局变化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论坛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王在邦进行专访。

亚太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地区,但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当前,随着大国博弈的日趋复杂,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形势也变得愈加微妙,风险与机遇并存。而在欧洲地区,俄乌冲突的相关事态发展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对国际秩序的演进发展构成巨大冲击与影响。

在王在邦看来,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全球治理体系失序失效,亚太地区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防止乌克兰现状被复制到区域内。最大的机遇是亚太各国有机会审视俄乌冲突的根源和教训,避免步欧洲后尘,陷入乱局。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逆全球化”归根结底是地缘政治与市场逻辑的博弈

NBD:在世界经历了英国脱欧、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后,“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您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未来国际秩序还将迎来什么样的新挑战?

王在邦:这个问题很好。今天来看,逆全球化问题貌似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8—201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促使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能很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国家的政治经济精英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开始把全球化作为替罪羊,他们不反思自身理论上的无能和国家政策上的随心所欲,试图通过把自身发展归咎于全球化来回避改革。但是,这段时间以20国集团为平台的全球治理方兴未艾,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更多停留在舆论上,真正落实到政策上并不多见。

第二个阶段是特朗普发起的贸易争端开始,直到今天,这是逆全球化第二阶段。其特点是美国策动西方国家,违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人为地调整重组全球产业链,正在打乱全球化的既有轨迹。

我们知道,所谓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是生产要素根据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支配和影响全球化进程的有若干规律,其中之一就是不平衡发展规律。

美国要重组全球产业链,阻断全球化进程。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看,这是地缘政治支配和影响市场经济的典型。现在的问题是,最终是地缘政治占上风还是市场逻辑占上风。

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现在积极推动的逆全球化得逞,那真就是全球化的末日来临。反过来,如果市场逻辑占上风,那么全球化或许还会在经历曲折后继续发展。在这两大力量较量过程中,世界可能经历一个各类区域合作并立相互渗透竞争发展的新时期。

NBD: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90年代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表示现在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您觉得现在的俄美对抗、俄欧对抗的根源是什么?

王在邦: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不久提出这个观点,就像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一样,都是从实际出发做出的推理判断,具有阶段性或相对合理性。毕竟,冷战结束后十多年,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明显下降。

但是,近年来,随着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相继实施大国竞争战略,美国外交回归地缘政治,重新扯起了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破旗,特别是拜登政府不厌其烦地鼓吹,要“基于共同价值观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给人感觉到貌似是传统的意识形态竞争又回来了。

今天美国重新扯起意识形态的大旗,就是要纠集发达国家,维护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也是要人为地树立一个意识形态敌人来威慑其他国家,从而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美国的操纵和支配。因为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要威胁美国和整个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

(注: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出生于1952年10月27日,日裔美籍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舒华兹讲座、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师从塞缪尔·亨廷顿。)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全球治理失序失效,多边机构应发挥稳定器作用

NBD: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已经显现。再加上现在的气候危机,国际社会、各国和非政府组织等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多边合作还会有效吗?为什么?

王在邦: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俄乌冲突背景下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等等,导致了以主权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全球治理失效和权力真空。

面对这种形势,各国政府特别是多数发达国家需要战略克制,特别是美国以外的主要发达国家需要增强外交独立性,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对俄乌双方劝和促谈,而不是火上浇油,避免俄乌冲突长期化。

另外,各国要积极思考探索国际体系改革调整的方向与路径,在这方面,需要有紧迫性。毕竟,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已经被美国一手摧毁了。我个人认为,最近几个月去美元化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补救措施。

作为非政府组织,不管是企业还是教学研究机构或者什么交流平台,都需要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主人翁意识,坚持相对独立的精神,加强彼此沟通,凝聚共识,积极地影响公众舆论,避免被低能政客的狭隘眼光和利益诉求裹挟绑架。

我们看到,太和智库正在进行的太和文明论坛邀请众多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精英参加讨论,就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做法。

当下,亚太地区面临着的最紧迫问题是俄乌冲突、美欧制裁背景下,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的最深层后果开始显现。越南和印度都不同程度开始经历库存冲顶、订单断崖式减少的问题,全球通胀和加息竞赛已经严重削弱全球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可能使全球产业链经历一次大范围停摆从而引发全球性社会危机。

如何让多边机构的全球治理重新发挥作用令今年的G20峰会面临严肃的考验。俄乌冲突下的能源、粮食等危机,比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加严峻。

NBD:国际组织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该如何发挥作用?

王在邦:目前国际多边机构面临的困难,使全球治理陷入失序失效状态。

全球性多边机构可以通过和区域合作组织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推进区域性治理合作。例如,上合组织,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等等,都可以加强与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合作,在国际政治乱局中发挥某种稳定器的作用。

欧洲局势下亚太地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NBD:对于东亚地缘政治,目前来看,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中东和欧洲,这对于东亚各国的契机和挑战有哪些?美国正在“重返亚太”吗?

王在邦:观察世界地缘政治形势,分析美国全球地缘战略,需要从中长期和战略战术等多个角度看问题。其实,美国一直在亚太,不存在“重返亚太”的问题。

只是在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在欧洲面临的现实挑战陡然上升,欧洲和中东地区在近期才会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俄乌冲突爆发后的新欧洲成为美国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挑战。

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亚太地区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防止乌克兰现状被复制到区域内。最大的机遇是亚太各国有机会审视俄乌冲突的根源和教训,避免步欧洲后尘,陷入乱局。

所以,区域内各国要坚定地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利益不动摇,要坚决地防止亚太地区经贸科技社会发展合作被美国的地缘政治冲动所撕裂。

封面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美国 俄乌局势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