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8-26 07:53:18
◎川渝这么热的原因之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与偏东的南亚高压在垂直方向有重叠,下沉气流非常深厚,所以会加剧四川的高温程度。”
◎降温之后,关注什么?“秋天也要防范夏秋连旱、强降水和台风对农业、水资源等的不利影响。”
◎明年四川还这么热吗?“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球的总体温度上升,高温天气会更频发,这是一种渐进式的上升,并不意味着极端高温天气每年都在一个地方一模一样地‘复制粘贴’。”
每经记者 朱鹏 丁舟洋 温梦华 每经编辑 文多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668420
“成都高温预警信号降级了。”8月25日,在连续发布了14次高温红色预警后,成都市气象台将高温红色预警更新为橙色预警。
不只成都,据四川省气象局,8月26日以后四川将多阵雨或雷雨天气,异常高温伏旱天气将逐渐结束。
过往两个月,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多地持续受高温炙烤。据悉,四川全省7月平均气温25.8℃,较历史同期偏高2℃,创下新纪录,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也最干的7月。
今年高温事件影响全国多地,但四川受到的影响似乎格外显著。例如8月21日,地处川西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也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避暑胜地”也难逃高温侵扰。
持续性高温蒸烤下,四川的农业、工业、大众社会生活等方面也承受着高温带来的影响。8月20日~8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接连推出数篇“让我们在滚滚热浪中冷静聆听气象学家的警告”。经由多位气象专家、气候科学家的分析,从多角度解析了这场影响北半球的持续性高温事件。
本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把视角对准四川,先后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四川省气象局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孙昭萱,我们希望知道,接下来的秋天是冷是热?接下来的若干年,这片天空是否温柔。
8月23日,高温中露出底座的乐山大佛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过去两个月中,中学地理的考点“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开始高频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8月25日,四川省气象局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孙昭萱再次提到了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宋德萍 摄
进入8月后,副高主体位置控制的范围非常大,此外它的位置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没有明显摆动。孙昭萱首先说道,在副高控制的范围内,基本以晴空为主,主要盛行下沉气流。南边的水汽基本上是沿着副高外围走,北方冷空气因为受到副高阻挡,也会停在副高外围。而冷空气和水汽的交汇,是促成降水的关键。
“在以往副高没今年这么异常的情况下,它会出现东西南北的位置移动。有了这种位置波动,副高的外围就会形成雨带,从而产生降水。但今年它相对稳定,位置没怎么变,这也是导致这次异常的、持续性高温天气出现的直接原因。”孙昭萱说道。
天府之国四川,尤其是成都,遭遇今年这样的异常高温天气,原因还有更多。
孙昭萱告诉每经记者,目前通过观测大气活动会发现,除了副高,公众较少知道的南亚高压,在今年也异常强盛。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对流层中高层,基本上处于我们常说的500百帕层次,而南亚高压则是处于更高层的高压系统,它也和副高一样,会发生东西南北的位置移动。”孙昭萱说道,“南亚高压常年主要位于在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但今年它的位置异常偏东。原来这两个高压的位置是错开的,但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与偏东的南亚高压在垂直方向有重叠,从大气高层到大气中层,都受高压系统控制。下沉气流非常深厚,所以会加剧四川的高温程度。”
在四川饱受高温侵扰的近两个月里,不时有网友问起“为啥不人工降雨”。
人类如今能在何种程度上左右自然,是不少科技爱好者的新话题。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但当前情况是,且不论影响大自然,单是预测自然,就依然是一道人类尚未全解的难题。“气候预测是一个世界难题。”孙昭萱说道。
至于人工降雨,更准确的表述其实是人工增雨。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德胜告诉每经记者,人工增雨是有条件限制的。首先要有水汽,也就是有云;然后,要确定它是不是降水云层;最后,还要看云层的高度适不适合。
“人工增雨的前提,是这个地方本身就有云,会下雨,只是通过人工干预可以让雨多下一点。不是说我们可以凭空造雨,那是不行的。”杨德胜解释道。
按照计划,8月25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了四川省气象局,调用两架大型无人机分别在四川北部、东南部区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预计此次作业面积将达6000平方公里。
在聊起今年全球性罕见高温的主要受影响地区——川渝时,我们采访了多位专家学家,以下会通过对话形式,更直观地呈现他们的观点。
NBD:我们应该怎么科学地认识今年川渝地区的罕见高温?高温发生在这里的原因有哪些共性和个性?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从气候专业角度来讲,其实还是一个整体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影响。副热带高压往西伸一伸,就会影响到湖北到湖南,甚至川西都有可能。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并不是存在于一处,北半球全部被盖在今年极强的、连片的副热带高压下,四川概莫能外。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近期重庆等地高温强度节节攀升,尤其是8月18日~19日,重庆北碚连续两天出现史无前例的45.0℃高温,这也是新疆吐鲁番“火洲”以外地方出现的罕见高温。这与特殊的地形影响相关联。重庆的城镇多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海拔较低的平坝河谷地形中,不利于地表热量扩散,造成持续的热量累积。
NBD:8月25日四川的气温已有下降,接下来应该注意什么?
许小峰:高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高温少雨伴随着干旱,河流干裂。高温的结束是一个慢过程,不像暴雨下了就过去,但高温伴随而来的旱情是一个更慢的过程。干涸的水域不是下了雨就能马上被灌满的。也就是高温结束时,旱情还未结束。
伴随着秋季的到来,冷空气开始活跃。南部的台风顺着华南登陆,带来降雨,在缓解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它可能造成的灾害。干旱后如果出现极端降雨,就比较容易造成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周兵:预计未来10天,北方多降雨天气,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24日起将逐渐解除,但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总体降水不明显。今年秋季,长江中下游降水总体仍将偏少,干旱将持续或发展。建议继续防范持续高温对电力供应、城市运行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防范夏秋连旱、强降水和台风对农业、水资源等的不利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NBD:对于高温给四川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有哪些建议?
周兵:在高温超长待机时,如何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值得关注。7月以来,四川、江苏、湖北电力负荷气象条件指数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水平的总日数已近60天。同时高温造成光伏板转换效率降低、光伏组件性能衰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伏发电实际效率,加上大范围静风天气造成风力发电处于低发状态,风光水能互补效果差,造成新能源发电对电力负荷的调度补充作用有限。
许小峰:我记得很多年前西欧等国出现异常高温,统计出的死亡人数……不仅是直接死亡,还包括因为高温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的情况。所以对于极端天气引发的健康问题、伤亡问题,我们应不断建立和研究更科学的评估标准。
NBD:明年四川还会像今年这么热吗?
周兵:今年的高温属于极端天气。历史极端高温事件分析表明,此次事件在持续时间(70天)、40℃以上高温区覆盖范围(150.0万平方公里)、单站最高气温强度(45.0℃)和国家气象站破或平历史极值站数(330站)均创新的纪录。根据区域高温过程监测指标,综合考虑高温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此次事件综合强度已超越2003年、2013年和2017年,为1961年以来最强。
许小峰:我觉得不至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球的总体温度上升,高温天气会更频发,这是一种渐进式的上升,并不意味着极端高温天气每年都在一个地方一模一样地“复制粘贴”。气候变暖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引发的不同极端天气的震荡性、波动性在增加,这是需要我们多关注的。
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每年、每阶段气候变化对某个区域的具体体现。气候变暖是全球尺度的问题,对区域的预警,尺度就更小一些,通过加强和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与改进。
气候变暖是全球关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