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市政府把大院围墙给拆了,市民纷纷叫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7-23 16:10:08

每经编辑|段炼    

近日,信阳市委市政府火出圈,源于当地市民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则视频。

视频中,大人、小孩、老人在夜色中游玩散步,不少人在夜幕下拍照打卡。他们玩耍的背景处,挂着几块显眼的白底牌匾:“中国共产党信阳市委员会”“信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大楼门前能随意遛弯?视频发布后,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有网友评论称,“感觉关系一下近了许多,自信地表现,给当地政府点赞。”大多数网友都为当地政府的举措伸出了大拇指。

此前,全国已有多地政府拆除围墙、开放大院。

3568641375233452032.png

河南信阳市政府大院围墙拆除 当地市民争相游览参观

据大河报,7月21日,信阳市委市政府大院围墙拆除,当地市民争相游览参观的消息,陆续被媒体报道,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也引起不少人转载。网友提供的一则视频显示,傍晚的信阳市委市政府大楼前,有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还有一些市民在“遛娃”,三三两两地聊天,在大楼、花坛、水池旁拍照,一些小学生在玩滑板车,俨然一个公园。视频发布者还附文:“信阳市委大院对外开放了,来玩。”

9158943103426518016.jpeg

 

图片来源:大河报

据了解,7月上旬,就有市民发现信阳市委市政府栅栏开始被拆除。信阳市委市政府院内东侧,正在进行地砖铺设,其中部分区域已经设置好新能源充电桩、划好了停车位、种上了树木和草坪。

7月21日,信阳市委市政府拆围墙的消息得到了更大范围传播。

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没有什么稀奇的。未来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或者说开放式的办公场所,供群众休憩、停车、活动。”

当被问到未来市委市政府大楼的安保工作如何安排时,蔡松涛称:“我们就正常工作,正常开展,没什么影响。”

另外,记者还从信阳当地市民处了解到,除了信阳市委市政府拆除围栏(围墙)外,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机关也进行了围栏(围墙)拆除行动,新建绿地或喷泉等。

据极目新闻,7月21日,信阳市机关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信阳市委和市政府在同一栋大楼里办公。十多天前,大院围墙就已经拆除,市民可以进入游玩

2541036533625449472.png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这位工作人员称,市民随时可以来散步、遛弯,大院也在做进一步改造,完善一些公共设施。

而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早在7月初,就有当地市民发现市委、市政府大院栅栏开始被拆除;院内东侧重新铺设地砖,并设置了新能源充电桩、新规划了停车位,种上了树木和草坪。

3568641375233452032.png

全国多地政府大院“拆墙”

机关拆围墙、开放政府大院,近些年常常成为热议话题。

据极目新闻,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城市的政府大院曾宣布适时对民众开放。

2014年4月30日,湖北省黄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外发布公告称:从当年5月1日起,市级机关大院对市民开放,并欢迎市民进入机关大院内休息、参观。开放时间为4月至9月的每天6时至22时,以及10月至次年3月的每天6时30分至21时30分。

三年前,江苏省扬州市宣布在部分节假日开放政府大院,让大院变成旅游打卡点。到了假期,市委大院不仅提供内部停车场,还推出了价格实惠的餐食,引大家纷纷称赞“接地气”。游客来到当地,先到市委市政府“打卡”,然后再去各个景区。

在今年2月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安阳市宣布党政综合楼以及市人大、市政协机关大院将在周六、周日对外开放,并提供免费停车。冬季早8时至晚6时,夏季是早8时至晚8时。

据大河报,2015到2016年,湖南长沙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拆墙透绿增绿,实现机关大院绿色空间向社会开放、与市民共享,长沙市115家市级、县区以及街道的机关单位的围墙和围栏,先后消失,历史性告别“大院围墙”时期。

2019年末,浙江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拆墙透绿”打造无围墙城市,机关事业单位率先拆除围墙,提升绿化品质,让绿于民,敞开空间与民共享。截至2021年1月,衢州有233个“大院”的围墙已拆或正拆,包括区县乡镇的各类机构办公大楼、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国有企业等,一批沿街产权单位和住户也都自拆围墙。

四川乐山、河北正定、福建三明及杭州余杭区、湖北江陵县等地,也都开展了机关单位拆墙透绿工作。

在河南,2017年2月13日起,短短两三天内,濮阳市清丰县陆续拆除了22家行政及公共单位的围墙和大门,这些单位中包括县委县政府办公楼

2017年9月,洛阳孟津县(现已改为孟津区)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积极试点推广“拆墙透绿”,鼓励机关单位、政府部门告别“大院围墙”,敞开大门迎接市民群众。截至2018年3月,累计有食药监局、卫生计生委、广电中心等23家单位拆除了围墙,开放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

2020年以来,开封市大力实施“拆墙透绿”工作,对沿街机关单位的实体围墙进行改造,把原本由机关单位“独享”的绿色向市民敞开。截至2021年5月,开封市区有18家单位实施了“拆墙透绿”,共拆除围墙1897米

3568641375233452032.png

专家:是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据大河报,7月22日,河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杨伟民给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分析,客观上讲,信阳市委市政府是拆墙透绿,为群众提供一个更方便休憩、停车、游玩的公共场所,往深层看,是在打通政府机关与群众的一道阻隔,在拆政府、党员干部与群众心里的墙,方便群众与政府机关更好地对接。

杨伟民说,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常存在一堵“无形的墙”,群众如果看到政府机关高高在上,非常威严,甚至感觉遥不可及,内心会不认同,不亲近,有距离。十八大以来,党在群众中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威望,作风能力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地做实、做细。

在杨伟民看来,拆有形的墙,看似是很小的一步,也是一种形式,但形式和内容互为表里,形式能慢慢影响内容,对它的影响要进一步评估

放在能力作风建设年背景下,此举更值得关注。“能力作风建设,包括服务群众能力、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提升,通过机关大院拆围墙,更方便群众与党员干部对接沟通,这就是践行能力作风建设的一个很生动的实践。”杨伟民说。

据极目新闻,“政府大院变成一个老百姓可以随便进出的地方,这是文明和进步的体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拆掉围墙,打通政府和外界的连接,无论是在空间和心理上都进一步拉近了民众和政府的距离,也意味着现代政府越来越开明,也更开放。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政府大院也是公共资源,应该为群众所用。让民众来享受环境、纳凉、停车,就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充分利用,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

另外,极目新闻记者发现,国内有少数城市曾经开放过政府大院,但在一段时间后又对开放时间进行限制,或者直接悄悄取消了开放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竹立家称,个别地方有这种反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安保或者环境管理上的压力,对开放时间进一步规范的措施可行,并不是倒退。”

竹立家说,政府大院变身“公园”,面对更多的人群,管理模式也会相对发生变化。只要总体趋势是进一步向外开放,有些许反复不是问题,“在不断地反复中进步。”

十多年来,每年都会有地方政府开放当地政府大院的消息,但今年信阳拆掉政府大院围墙,依然获得高度关注。竹立家称,这说明政府机构是否开明、开放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希望后面更多的机关单位、大学等机构向外敞开,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编辑|炼 杜恒峰

校对|程鹏

2051467740189571072.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极目新闻、大河报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742809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