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球最大!全国碳市场上线一周年 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7-16 21:16:31

◎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52周、242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成为同期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同时,上海环交所方面也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部分顶层法规尚未出台或尚待明确,一定程度影响企业交易意愿;同时,全国碳市场目前纳入行业范围、交易主体类型、交易产品种类等相对单一,市场整体流动性有待提升。

◎不过,正如分析人士所说,碳市场从建立到活跃度提升,“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稳着来,是急不得的”。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文多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一周年。同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披露的每日成交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52周、242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成为同期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随碳排放管理周期呈现合理波动,促进企业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上海环交所在书面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指出。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发展潜力值得期待,尽管目前碳市场只纳入了发电行业,但之后其他七个重点能耗行业也将会逐步被覆盖。

与此同时,运行一年来,交易品种有限等问题也有所暴露,这个全球最大碳市场还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的新考验。

未来,碳市场将如何发展?其潜力和价值何在?

交易量随履约周期变化明显

碳市场运行一周年,成绩如何?

根据上海环交所运营的“全国碳交易”公众号公布的数据,成交数量上,全国碳市场自开市以来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交易量随履约周期变化明显。

启动当天成交量超410万吨,首日效应过后,交易热度逐步减弱,履约期前成交量显著提升,2021年11月、12月总成交量1.59亿吨。首个履约期结束后,市场总体交易意愿下降,成交量明显回落。

成交金额方面,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额15.5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8%;大宗协议交易总成交额69.3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2%。

成交价格方面,挂牌协议交易:全国碳市场以48.00元/吨的价格开盘,挂牌协议交易单笔成交价在38.50元/吨~62.29元/吨之间,每日收盘价在41.46元/吨~61.38元/吨。2022年7月15日收盘价58.24元/吨,较启动首日开盘价上涨21.33%。

“双碳”背景下,ESG在国内资本市场也备受瞩目,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监管层亦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加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方面,一系列新的举措陆续出台。ESG怎么评、怎么看、怎么干,成为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核心需求之一。

5月23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合作开发的ESG行动派数据平台也已在每日经济新闻官网正式上线,为中国上市公司提供全方位的ESG评级查询和咨询服务。

该平台构建起适应中国国情和本土化的ESG评估体系,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上市公司ESG数据,是目前国内公开查询的覆盖度最广、评级数据量最丰富、评级维度最多元的ESG数据平台之一。 

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启动

7月16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也在上海举行。大会上,上海环交所正式宣布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以推动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也正式对外发布。

碳市场自启动后,上海环交所就一直在推动碳价格指数研发,以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为主管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此次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只是开端,未来条件成熟之际,上海环交所还将进一步基于碳价格指数探索开发交易类产品,丰富市场投资标的,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低碳减排领域,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上海环交所指出,碳市场作为一种碳定价工具,是实现总量控制下社会减排成本最小化的政策工具,而碳价格指数作为衡量和体现碳价格水平变化的“风向标”,对促进碳市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向市场提供公正、透明的价格信号,便于市场主体分析碳价走势,从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交易策略和模式;

二是为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评估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碳定价机制有效开展减排成本和效益评估,形成投融资标杆性价格,促进企业和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到战略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

三是为政策制定和机制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四是为后续开发碳指数金融产品奠定基础,撬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绿色领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

此外,由上海环交所领头发布的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也正式发布,该标准是首个反映“双碳”目标下企业偿债意愿和能力的标准。

该资信评价标准的发布为企业提供了全面刻画企业碳能力的工具,是对企业“双碳”适应能力的分析评价,是对企业主动进行减排降碳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接轨传统信用评级的财务因素并对接金融资源。

从建立到活跃度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碳市场交易方式方面,“全国碳交易”公众号显示,在首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79亿吨,若从成交量来看,全国碳市场配额交易以大宗协议交易为主,83%的成交量由大宗协议交易达成,剩余17%的交易量来自挂牌交易。也就是说,大宗协议交易量约为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的5倍。

从某种程度来说,挂牌协议的成交量更能反映碳排放配额的日常交易活跃度,被看作市场流动性的风向标。对此,近日,市场上也有声音认为,“挂牌交易比例较低,说明碳价形成的市场化机制基础还比较薄弱,交易结构较不合理。”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顾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并不太认同上述说法,“碳市场的进程和有效性不能简单以当前活跃度和交易量来判断。在没有所谓炒碳的市场里,交易量和活跃度确实不会太高”。

顾蔚认为,碳市场从建立到活跃度提升,“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稳着来,是急不得的”。其指出,一方面,目前碳市场里都是电力行业,同质化程度高,存在同买同卖现象;另一方面,目前市场里没有投资者参与,为谋求价差的短线交易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在当前碳市场内出现的每一笔成功交易,很大程度上是真实供需所致;同时,未来随着准许投资机构以及其他非电力行业的加入,活跃度方面应该会有所提高。

“碳市场是否真的能实现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还是要看对碳的定价机制,以及服务全国‘双碳’目标进程的效果。”顾蔚说道。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15532

国务院层面《条例》尚未出台 一定程度影响企业交易意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碳市场的首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当年12月31日结束。在首个履约期内,碳配额的成交价格大多在40元/吨~60元/吨之间波动,平均交易价格为43元/吨。按履约量计,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履约完成率为99.5%,这也表示,大多数电力行业的公司成功履约。

但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在首个履约周期,“被动”交易履约的情况不在少数,约四分之三的交易量都发生在临近履约期前的一个月。

全国碳市场流动性偏低、活跃度不够的原因也多被指向交易政策导向还不太明朗所致。目前,市场关注的政策倾向于全国碳市场何时扩大行业范围、何时能引入机构投资者,以及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能否再进一步丰富等。

在此背景下,企业在履约过程中将出现观望一下的态度,控排主体寻求主动交易的积极性下降。

对此,上海环交所方面表示,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类似,全国碳市场短期表现主要受阶段性配额供需情况影响。在临近履约期时,市场阶段性配额供需表现变动较为频繁,在市场供不应求时出现价格大幅上涨,供应相对充足时市场价格再次回稳。履约期过后,市场活跃度整体偏低,总体符合一般市场规律。

上海环交所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目前,全国碳市场国务院层面的《条例》(注:应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尚未出台,配套的财税发票政策尚待明确,一定程度影响企业交易意愿;同时,全国碳市场目前纳入行业范围、交易主体类型、交易产品种类等相对单一,市场整体流动性有待提升。

碳交易禀赋如何定量定价尚未彻底破题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上海环交所透露:将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工作安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其他高排放行业,适时引入符合要求的投资机构等非履约主体参与交易。根据需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碳市场对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书面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碳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碳交易的提出、碳市场的探索其实在国内远远不止一年或者十年,而是久远得多,之所以依旧出现发展瓶颈,主要是基于碳交易理念非常独特的创新性以及碳交易市场复杂的层次性。”

在陈佳看来,碳交易理念极其依赖交易主体的环保金融知识和企业运营水平,以及金融和产业部门对碳交易的投资者教育;原则上,控排企业主即使不参加碳交易也一样可以通过缴纳罚款来实现碳排放,碳市场的存在是基于企业参与碳市场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宏观上,目前国内碳市场整体建设距离这个总目标还有距离;而微观上,个人、企事业单位、不同产行业、不同交通工具载具的碳交易禀赋该如何定量和定价还没有彻底破题,这是制约国内碳市场发展更进一步的真实掣肘。

“当基础数据测度不明确,碳市场交易相对潜在的碳交易需求就会大量滞后,控排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就不会太足。”陈佳分析称,下一步碳市场建设要循序渐进,先把微观定价问题彻底解决,再解决市场交易主体激励机制的问题,最后再把微观碳交易市场与宏观双碳战略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引导碳交易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碳交易的全面市场化和规范化运行。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28884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一周年。同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披露的每日成交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52周、242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成为同期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随碳排放管理周期呈现合理波动,促进企业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上海环交所在书面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指出。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发展潜力值得期待,尽管目前碳市场只纳入了发电行业,但之后其他七个重点能耗行业也将会逐步被覆盖。 与此同时,运行一年来,交易品种有限等问题也有所暴露,这个全球最大碳市场还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的新考验。 未来,碳市场将如何发展?其潜力和价值何在? 交易量随履约周期变化明显 碳市场运行一周年,成绩如何? 根据上海环交所运营的“全国碳交易”公众号公布的数据,成交数量上,全国碳市场自开市以来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交易量随履约周期变化明显。 启动当天成交量超410万吨,首日效应过后,交易热度逐步减弱,履约期前成交量显著提升,2021年11月、12月总成交量1.59亿吨。首个履约期结束后,市场总体交易意愿下降,成交量明显回落。 成交金额方面,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额15.5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8%;大宗协议交易总成交额69.3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2%。 成交价格方面,挂牌协议交易:全国碳市场以48.00元/吨的价格开盘,挂牌协议交易单笔成交价在38.50元/吨~62.29元/吨之间,每日收盘价在41.46元/吨~61.38元/吨。2022年7月15日收盘价58.24元/吨,较启动首日开盘价上涨21.33%。 “双碳”背景下,ESG在国内资本市场也备受瞩目,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监管层亦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加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方面,一系列新的举措陆续出台。ESG怎么评、怎么看、怎么干,成为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核心需求之一。 5月23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合作开发的ESG行动派数据平台也已在每日经济新闻官网正式上线,为中国上市公司提供全方位的ESG评级查询和咨询服务。 该平台构建起适应中国国情和本土化的ESG评估体系,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上市公司ESG数据,是目前国内公开查询的覆盖度最广、评级数据量最丰富、评级维度最多元的ESG数据平台之一。 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启动 7月16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也在上海举行。大会上,上海环交所正式宣布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以推动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也正式对外发布。 碳市场自启动后,上海环交所就一直在推动碳价格指数研发,以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为主管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此次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只是开端,未来条件成熟之际,上海环交所还将进一步基于碳价格指数探索开发交易类产品,丰富市场投资标的,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低碳减排领域,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上海环交所指出,碳市场作为一种碳定价工具,是实现总量控制下社会减排成本最小化的政策工具,而碳价格指数作为衡量和体现碳价格水平变化的“风向标”,对促进碳市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向市场提供公正、透明的价格信号,便于市场主体分析碳价走势,从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交易策略和模式; 二是为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评估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碳定价机制有效开展减排成本和效益评估,形成投融资标杆性价格,促进企业和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到战略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 三是为政策制定和机制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四是为后续开发碳指数金融产品奠定基础,撬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绿色领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 此外,由上海环交所领头发布的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也正式发布,该标准是首个反映“双碳”目标下企业偿债意愿和能力的标准。 该资信评价标准的发布为企业提供了全面刻画企业碳能力的工具,是对企业“双碳”适应能力的分析评价,是对企业主动进行减排降碳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接轨传统信用评级的财务因素并对接金融资源。 从建立到活跃度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碳市场交易方式方面,“全国碳交易”公众号显示,在首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79亿吨,若从成交量来看,全国碳市场配额交易以大宗协议交易为主,83%的成交量由大宗协议交易达成,剩余17%的交易量来自挂牌交易。也就是说,大宗协议交易量约为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的5倍。 从某种程度来说,挂牌协议的成交量更能反映碳排放配额的日常交易活跃度,被看作市场流动性的风向标。对此,近日,市场上也有声音认为,“挂牌交易比例较低,说明碳价形成的市场化机制基础还比较薄弱,交易结构较不合理。”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顾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并不太认同上述说法,“碳市场的进程和有效性不能简单以当前活跃度和交易量来判断。在没有所谓炒碳的市场里,交易量和活跃度确实不会太高”。 顾蔚认为,碳市场从建立到活跃度提升,“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稳着来,是急不得的”。其指出,一方面,目前碳市场里都是电力行业,同质化程度高,存在同买同卖现象;另一方面,目前市场里没有投资者参与,为谋求价差的短线交易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在当前碳市场内出现的每一笔成功交易,很大程度上是真实供需所致;同时,未来随着准许投资机构以及其他非电力行业的加入,活跃度方面应该会有所提高。 “碳市场是否真的能实现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还是要看对碳的定价机制,以及服务全国‘双碳’目标进程的效果。”顾蔚说道。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15532 国务院层面《条例》尚未出台一定程度影响企业交易意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碳市场的首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当年12月31日结束。在首个履约期内,碳配额的成交价格大多在40元/吨~60元/吨之间波动,平均交易价格为43元/吨。按履约量计,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履约完成率为99.5%,这也表示,大多数电力行业的公司成功履约。 但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在首个履约周期,“被动”交易履约的情况不在少数,约四分之三的交易量都发生在临近履约期前的一个月。 全国碳市场流动性偏低、活跃度不够的原因也多被指向交易政策导向还不太明朗所致。目前,市场关注的政策倾向于全国碳市场何时扩大行业范围、何时能引入机构投资者,以及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能否再进一步丰富等。 在此背景下,企业在履约过程中将出现观望一下的态度,控排主体寻求主动交易的积极性下降。 对此,上海环交所方面表示,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类似,全国碳市场短期表现主要受阶段性配额供需情况影响。在临近履约期时,市场阶段性配额供需表现变动较为频繁,在市场供不应求时出现价格大幅上涨,供应相对充足时市场价格再次回稳。履约期过后,市场活跃度整体偏低,总体符合一般市场规律。 上海环交所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目前,全国碳市场国务院层面的《条例》(注:应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尚未出台,配套的财税发票政策尚待明确,一定程度影响企业交易意愿;同时,全国碳市场目前纳入行业范围、交易主体类型、交易产品种类等相对单一,市场整体流动性有待提升。 碳交易禀赋如何定量定价尚未彻底破题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上海环交所透露:将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工作安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其他高排放行业,适时引入符合要求的投资机构等非履约主体参与交易。根据需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碳市场对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书面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碳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碳交易的提出、碳市场的探索其实在国内远远不止一年或者十年,而是久远得多,之所以依旧出现发展瓶颈,主要是基于碳交易理念非常独特的创新性以及碳交易市场复杂的层次性。” 在陈佳看来,碳交易理念极其依赖交易主体的环保金融知识和企业运营水平,以及金融和产业部门对碳交易的投资者教育;原则上,控排企业主即使不参加碳交易也一样可以通过缴纳罚款来实现碳排放,碳市场的存在是基于企业参与碳市场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宏观上,目前国内碳市场整体建设距离这个总目标还有距离;而微观上,个人、企事业单位、不同产行业、不同交通工具载具的碳交易禀赋该如何定量和定价还没有彻底破题,这是制约国内碳市场发展更进一步的真实掣肘。 “当基础数据测度不明确,碳市场交易相对潜在的碳交易需求就会大量滞后,控排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就不会太足。”陈佳分析称,下一步碳市场建设要循序渐进,先把微观定价问题彻底解决,再解决市场交易主体激励机制的问题,最后再把微观碳交易市场与宏观双碳战略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引导碳交易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碳交易的全面市场化和规范化运行。
ESG投资 碳中和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