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I快讯

每经网首页 > AI快讯 > 正文

中国银河给予电子行业推荐评级:行业迎来反弹良机,持续看好汽车电子、半导体设备和VR/AR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6-06 19:14:54

每经AI快讯,中国银河发布研报称:给予电子推荐(维持)评级。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将大幅提升汽车电子的单车价值量,汽车电子信息市场规模有望加速增长:汽车电子含量显著提升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电动化方面,功率半导体、MCU、传感器量价齐升,据StrategyAnalytics数据统计,传统汽车车均半导体成本约为338美金,插混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汽车电子含量增加超过一倍:插混汽车车均半导体成本约为710美金,主要增量来自功率半导体。智能化方面,车载摄像头、雷达、SoC等芯片需求量大幅增长:自动驾驶级别每提升一级,传感器的需求数量将相应的增加,到L4/L5级别,车辆全身传感器将多达十几个以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下,汽车电子单车价值量将显著提升,我们预计2020-2030年汽车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将维持在6.5%左右,预计到2030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美元。汽车电子信息有望接力智能手机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未来十年电子行业最大的产业趋势。建议关注功率半导体领军企业,东微半导(688261.SH)、斯达半导(603290.SH)、士兰微(600460.SH),车载SoC厂商北京君正(300223.SZ)、韦尔股份(603501.SH),车规存储厂商兆易创新(603986.SH)、东芯股份(688110.SH),模组与系统集成企业德赛西威(002920.SZ)等。

国产替代加速,坚定看好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零部件:半导体材料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是整体半导体产业的底层基础,全球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全球占比为17.65%,相较2016年上升了7.65个百分点,仅次于中国台湾(22.39%)位列全国第二。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化替代进行时。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0家以上本土企业致力于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化,考虑到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我们看好在这个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公司。建议关注建议关注拓荆科技(688072.SH)、江丰电子(300666.SZ)。

消费电子:VR产业加速渗透,AR产业进入商用前期:随着信息消费升级常态化以及“元宇宙”关注度提升,VR/AR有望成为新一代消费终端;能源变革加快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预计商用VR/AR内容应用市场将快速发展。VR/AR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到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提升至2,400亿元,2020-2024CAGR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为45%;AR增速约为66%。VR/AR关键器件如光学镜片、屏幕等器件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建议关注歌尔股份(002241.SZ)、水晶光电(002273.SZ)、长盈精密(300115.SZ)、传音控股(688036.SH)。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电子行业盈利端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行业估值水平已接近中长期负一标准差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半导体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功率半导体领军企业,东微半导(688261.SH)、斯达半导(603290.SH)、士兰微(600460.SH),车载SoC厂商北京君正(300223.SZ)、韦尔股份(603501.SH),车规存储厂商兆易创新(603986.SH)、东芯股份(688110.SH),模组与系统集成企业德赛西威(002920.SZ);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零部件,建议关注拓荆科技(688072.SH)、江丰电子(300666.SZ);VR/AR产业链,建议关注歌尔股份(002241.SZ)、水晶光电(002273.SZ)、长盈精密(300115.SZ)、传音控股(688036.SH)。

风险提示:新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国内厂商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电子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工信部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在GDP。

每经头条(nbdtoutiao)——你有多久没去动物园了?

(记者 王晓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