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4-30 20:23:56
◎海信视像2021年智慧显示终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06亿元,同比提升20.89%;毛利率13.90%,同比减少2.87个百分点。
◎相比于传统业务受行业整体走势低迷影响,大屏电视的销量增长,让市场在下行周期中看到了希望。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万平 摄(资料图)
对中国彩电行业而言,2021年市场零售跌破4000万台大关的表现,让这个行业颇为艰难。但凭借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和运营质量的提升,海信视像(600060,SH)个位数下滑的净利润指标,在同行业中已是难能可贵。
4月30日,海信视像公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68.01亿元,同比增长19.04%;受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减少影响,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83%。不过,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海信视像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7.61%,体现了公司在面对原材料成本上涨的挑战下,有效控制费用,运营质量明显提升。
作为国内电视行业头部公司,海信视像所处的市场环境并不景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创下12年以来的新低,国内彩电市场零售,在今年一季度出现“量额双降”的状况。这也导致电视行业普遍毛利下滑。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需求放缓,叠加上游面板价格的一路下滑,让很多彩电厂商欲重启价格战,同时大屏市场的逆势崛起也给厂商提供了价值战的契机。
2021年对中国彩电行业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市场零售量规模达到12年来最低,跌破4000万台大关,为3835万台,同比下降13.8%;零售额规模达到1289亿元,同比增长6.6%。
不过,从销售额来看,作为头部玩家,海信视像的业绩整体平稳。海信视像2021年智慧显示终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06亿元,同比提升20.89%;毛利率13.90%,同比减少2.87个百分点。
由此观之,公司传统电视产品盈利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但海信视像解释称,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等措施削弱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国内市场的低迷,全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成为海信视像在2021年营收实现突破的关键。
根据Omdia的统计,2021年,海外电视行业出货平均单价同比提高19%,单价1500美元及以上电视的出货量同比提高32%,海外消费升级有效推动国际业务发展。
在此背景下,海信视像2021年国内实现主营营业收入196.90亿元,同比增长23.35%,占整体的比重为45.66%。国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28亿元,同比增长20.74%,占整体的比重为54.34%。
对此,海信视像在2021年财报中提到,业务的全球化组合对经营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信的国际化方向瞄准了三个目标市场:欧洲、美国与日本。在去年10月份的海信开放日论坛上,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家电业内有共识,这三个在全球是最高端的市场,引领着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只有占领了这三个市场,才能算是世界级品牌。
在过去的2021年,根据GFK/NPD数据,海信在日本、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品牌销量市占率均名列前茅。
以日本市场为例,2022海信及东芝两品牌市占率为28.1%,提升1.5个百分点,蝉联第一,高出第二名6.3个百分点;线上市占率36.3%,合计远高出第二名24.3个百分点。
相比于传统业务受行业整体走势低迷影响,大屏电视的销量增长,让市场在下行周期中看到了希望。
GfK中怡康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70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电视市场增速达到49%,远远超过全品类大家电市场11%的平均增长率。行业消费趋势已经表明,大屏电视消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根据奥维云网分析,中国彩电行业下一次的“更新换代热潮”将在2023年~2025年来临,作为“升级换代”之选的激光显示产品正处于加速升级储备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产业化只走了8年,但在驱动因素发生改变之后,激光电视正成为众多彩电企业押宝的对象。
“在海信、长虹、索尼、三星、LG等主流电视品牌和国际巨头品牌的基础上,入局者不断增加。”去年9月份,海信视像总裁于芝涛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1年上半年,爱普生、惠普和AOC也推出激光电视新品,明基、优派、奥图码等传统投影厂商也开始重视家用场景,产业链上下游的上百家企业协同更强,激光电视的市场扩容立竿见影。
这也足以让激光电视与液晶电视在阵容上相媲美。目前,中国市场上可以监测到的激光电视品牌数量已经有34家,而纳入奥维云网监测的液晶电视品牌也不过40个。
在激光电视等新物种的催化下,大屏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北京商报》的报道显示,据统计,进入2021年以来,至少已经有海信、长虹、惠普等7家企业推出了激光电视新品,主流产品覆盖75~120英寸,极大拉高了彩电的平均尺寸。
4月25日,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海信视像进一步向上扩展了电视大屏的尺寸,推出120吋全色激光电视,虽然重新定义巨幕视听体验上限,但售价也达到119999元。
对此,海信视像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信息称,多年以来,在以10万级为代表的中国彩电高端消费市场,中国和外资品牌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0万级激光电视的问世,开辟了中国企业在这一市场的新赛道。
在2021年财报中,海信视像提到,随着(激光显示)产品及应用场景、全球化市场布局进一步拓展,整体板块已迈入高增速、高质量、多场景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