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4-26 22:46:49
每经编辑 黄胜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对近期金融市场出现波动进行了评论。4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了2022年3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针对近期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央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表示,我们关注到近期金融市场出现一些波动,主要受投资者预期和情绪的影响。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70853
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巨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金融系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针,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农业生产和能源保供增供,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3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9451.8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3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186.7亿元,金融债券发行8872.8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854.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451.6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3206.8亿元。
截至3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37.8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22.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31.9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32.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31.8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2.6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14.7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434.8亿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71043
二、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3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3.5万亿元,日均成交10232.6亿元,同比增加23.7%,环比减少5.5%;78%的交易单笔成交量主要分布在500-5000万元,15%的交易单笔成交量在9000万元以上,单笔平均成交量5024万元。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6万亿元,日均成交1585.2亿元,同比增加85.3%,环比增加23.7%。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债券成交17.1万笔,成交金额287.9亿元。
三、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情况
截至2022年3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4.0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9%。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9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4万亿元、占比62.7%,政策性金融债1.0万亿元、占比26.1%。
四、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3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18.0万亿元,同比增加17.0%,环比增加32.9%。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106.8万亿元,同比增加20.9%,环比增加34.1%;买断式回购成交5575.8亿元,同比增加14.4%,环比增加45.2%;同业拆借成交10.6万亿元,同比减少11.4%,环比增加21.9%。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37.8万亿元,同比增加28.6%,环比增加39.5%。
3月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8%,环比上升2个基点;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7%,环比上升1个基点。
五、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3月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2.7万亿元,贴现发生额1.9万亿元。截至3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7.4万亿元,贴现余额10.9万亿元。
3月份,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8.7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2.3%,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1.8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6.1%。贴现的中小微企业9.2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96.8%,贴现发生额1.4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75.4%。
六、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3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252.2点,较上月末下跌210.1点,跌幅为6.1%;深证成指收于12118.3点,较上月末下跌1337.4点,跌幅为9.9%。3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4382.3亿元,环比增加11.8%;深市日均交易量为5782.2亿元,环比增加5.3%。
七、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人结构情况
截至3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法人机构成员共3841家,全部为金融机构。按法人机构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共计2236家。从持债规模看,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0.8%,主要集中在基金公司、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营)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代客);前20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81.9%。单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75、1、11、10家,持有人20家以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只数占比为92%。
3月份,从交易规模看,按法人机构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50.2%,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自营)、城市商业银行(自营)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营),前20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82.8%。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
注:1.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等。
2.自营投资者与代客投资者分开统计,下同。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70853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