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特写 | 助老保供“孤勇者”在路上:每天睡在货车里 吃过养老院的“百家饭”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4-21 15:52:06

◎“只要我一到,基本上房间窗户都会打开,老人们都会探出来看我,我知道他们是看到饭菜来了。”

每经记者 陈婷    每经编辑 刘雪梅    

41岁的杨春波干货车运输这一行,已经整整20年了。但他从未遇到过眼下这种情境。

“3月9日到现在,我都没回过家。”简单数了数日子后,杨春波说。晚上10点19分,在接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电话时,他刚刚从货车底盘下面爬出来,拍了拍手,“出了点小故障,刚刚搞好。”

这次疫情中,杨春波承担着为养老院和社区老人送菜的任务。这项在他看来有意义的工作,让他一个多月一直坚守在这个孤独的岗位上。他家在上海松江。4月1日开始,随着浦西地区开始进入封控状态,他就过起了“以货车为家”的生活,每天工作超12小时,晚上睡在货车上,要么就是在路上。

杨春波和他的同事孙良德都是菜鸟组织的10辆“助老专车”物流车队中的一员。

4月初以来,菜鸟调集在上海的运力资源,保障抗疫及民生物资的配送,专门为老年群体开辟了“助老专车”进行特需配送。

菜鸟组织了10辆“助老专车”物流车队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没有热饭吃,就吃泡面;偶尔赶上饭点,在将最后一箱蔬菜搬下车后,养老院工作人员都乐意帮他张罗饭菜。吃着养老院的饭菜,杨春波说,“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要饭’,家里老人称为‘吃百家饭’,但我觉得那是我吃过的最光荣的一顿‘百家饭’。”

这些日子里,上海街道没有了平常的车水马龙,工作日堵成停车场的那些路段,如今畅行无阻。但货车司机杨春波一点也不留恋这样的日子,“还是想回到以前,情愿堵着车,至少有烟火气。”

过家门,而不入

杨春波从未这样“居无定所”过。

这些天,由于最后一单的送货地址每天都不一样,收工后,货车司机们都习惯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车,就这么睡在车里。杨春波自然也是这样。

“货车上有个小卧铺,睡一个人还行吧,我164斤还算睡得下,虽然不是太舒服,但也习惯了。”杨春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事实上,公司给车队司机都安排了定点的酒店,但杨春波和同事们都不怎么去住,“不大方便,有的时候最后一个活儿的地址和酒店的地址差老远,就不会特意过去。只有偶尔顺路方便的时候,进去洗个澡,休息休息。”

再说,酒店要是“出了问题”也有可能被隔离,会影响送货任务,这也是很多货车司机宁愿在货车上流动、不想住酒店的原因之一。

菜鸟“助老专车”运送各种蔬果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最近都住在车上,带的衣物也不多,杨春波还需要自己“见缝插针”地洗衣服。比如,趁着加油的时候,把汗津津的衣服搓两把,“能晾就晾,晾不了就先放着,等太阳出来了就挂出去。”

吃得凑凑合合,睡得勉勉强强,穿得随随便便,在这些大老爷们看来也不算什么事,让杨春波真正感到心酸的是,即便到了家附近,也没办法回家歇一歇。

杨春波的家在松江,父母平日里照顾着他的饮食,妻子在浙江照顾女儿读书。欣慰的是,妻女目前还过着正常节奏的生活,“正常状态下,一般收工了就回家,爸妈会准备好饭菜;稍有空,我就回浙江看老婆孩子。”

这个月,他不仅过上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生活,更无法和妻女团聚。他告诉记者,家附近的加油站每晚7点关门,他晚上结束任务如果碰巧到了那儿,就会把车往加油站门口一停,歇一宿,“第二天早上6点多,加点油,有开水的话打好开水,就这么出发了。”

偶尔,杨春波还能幸运地吃上爸妈做的饭。在路过家附近的时候,他提前给爸妈打个电话,“我妈就让我拐个弯到小区门口。”爸妈隔着小区大门把饭菜递给他。他现在还记得4月7日那天饭盒里有些什么菜:红烧肉,红烧鱼。在爸妈的隔门相望下,他吧叽吧叽几下就把饭菜吃光了。

“谁不想回家啊?现在马路上跑的都想回家。”杨春波说,“我爸我妈、老婆和女儿都叫我回家算了。”

即便这样,他还是自愿选择坚守岗位,“我干这行都20年了,还是挺热爱这行的,平时自己也没觉得,现在发现这行还真挺重要的。”

他时常会有一种揪心感。比如,路过一个小区,居民们看到货车开过,脸上就都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可是想到物资不是给这些居民的,他就有点心酸。

“也能理解他们,看到大卡车就以为物资来了,有吃有喝了。”杨春波感慨。

不过,现在负责给养老院送物资,身上的担子更是重。“老头老太们吃不上饭菜,要着急的。”

累,但是值得

和杨春波一样,43岁的孙良德也开着助老专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晚上9点多,记者第一次联系孙良德的时候,他刚刚收工,在排队做核酸检测。

“核酸基本上得每天做。虽然原则上48小时内的核酸有效,但是出结果也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每天做。”排队做完核酸后,孙良德告诉记者。

他和杨春波过着半差不离的生活,问及近来的感受时,他直言:“感觉比以前累很多。”有时候,他往车上一躺,几秒钟就睡着了。

眼下的上海,由于一些司机被隔离在家,运力紧张,获得通行证可以自由活动的货车司机非常紧俏,承担的任务量也都是以前的两到三倍。

司机们需要适应无接触配送,所以卸货基本上也得自己来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没有疫情的日子里,孙良德的日子过得很规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他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出完车回家洗个热水澡,把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然后躺在床上翻翻上海的新闻,困了就安安稳稳地睡一下。”

“现在早上也没固定的时间,有任务就得走,有的时候早上五六点,有的时候八九点。”孙良德说,基本前一天晚上第二天的任务就会被派下来,他会根据任务调节自己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一天六七单,忙的时候一天十几单也跑过,“最近送完货就要晚上10点多了,现在一般很少12点前睡觉。”

孙良德透露,疫情期间菜鸟新派发的任务大都是抗疫物资及民生物资的转运,“由于老人不太会用手机,他们的生活物资需求保障我们格外地关注。”

这个月,为了保证物资能够及时送达,孙良德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刷着群里的调度信息,8吨蔬菜明日需运达虹口区5家养老院,10万件抗疫物资明日转运至杨浦……

由于疫情防控,司机们需要适应无接触配送,所以卸货基本上也得自己来。有的时候一车货卸完,身上的衣服就都湿了。

“以前配送的货都是厂里的货,会有人帮忙卸货。不过如果在物资比较多的情况下,养老院也会安排个人帮忙。”孙良德说。

这一切,在孙良德看来,都是值得的,“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很多人说我们是英雄。”

其实由于无接触配送的要求,孙良德没办法直接和老人们见面,但他发现,每次他一到养老院卸物资,老人家们都会很高兴。

“老人家现在因为管控下不了楼,但只要我一到,基本上房间窗户都会打开,老人们都会探出来看我,我知道他们是看到饭菜来了。”每当此时,孙良德心中都五味杂陈。

偶尔,他的内心也会感觉到“毛毛的”。

有一次,他路过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看到120、警察都在路上接人。“你车一停,周围都是在接病人的大白,我得等到他们一个一个接完人才能卸货,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对不对?”他问记者。

即便如此,该去的地方还是得去,货车司机们都甘当“孤勇者”。

孙良德告诉记者,现在各地的疫情情况在地图上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红色、黄色、绿色分别意味着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什么颜色对我影响不大,去红色的地方虽然心里会有些抵触,但总归还是要去,不去怎么办呢?老人们还等着吃饭呢。”

助老者,前赴后继

杨春波和孙良德是菜鸟组织的“助老专车”物流车队中的一员。

4月之前,菜鸟车队也向多家养老院和社区老人送了6000多箱果蔬套餐和3000多斤蔬菜,为700多位高龄老人提供食材。

菜鸟物流工作人员安钟汝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菜鸟此前就有一个应急物流项目组,疫情出现反复的时候,项目组会做一些应急配送工作,“我们盘点了菜鸟在上海地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有通行证的司机、还开着的仓配等。”

菜鸟“助老专仓”已建成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一开始,菜鸟物流是针对社区进行物资的捐助和配送,直到注意到大量老人需要外界的帮助,他们便调整了工作重点。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4月,上海已有570多万退休人员,一直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上海市有高龄独居老人超过30万人。与擅长网购的年轻人不同,这群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和各类APP不熟练,对社区团购也比较生疏,他们的生存状态一直牵动着外界的心。

安钟汝回忆,最早,有社区向菜鸟反映在上海的老人群体需要主动性配送。所谓主动性配送,是由于老人不大会用手机,即便他们用手机下了单,也很少会及时关注物流信息,这就需要物流工作人员更为主动,将货物尽可能配送到离老人尽可能近的地方,同时也需要嘱咐社区人员将物资送到老人家中。

据此前的消息,菜鸟“助老专车”已经为虹口、黄埔等区20多家养老院运送了蔬菜和药品。此外,该公司在上海嘉定区开设了“助老专仓”,协助民政部门对老年人急需的生活物资进行处理。菜鸟“助老专仓”的任务包括在疫情防控闭环条件下接收物资进仓存储、分装,通过数字化的系统管理物资进出仓库,并在民政部门的协调安排下,通过“助老专车”为有需要的养老院提供加急配送。

专仓预计将首批接收处理近百吨物资,包括大米和食用油等。这些物资后续将补给到浦东、杨浦、虹口、闵行等区的60多家养老院。

“助老车队现在有10辆车,10名左右司机,助老仓库内有30个左右的工作人员,此外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菜鸟总部协调运力和对接需求。”安钟汝透露,目前团队总计50个人左右。

伴随着社会对疫情下老人生活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助老者正前赴后继,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关注到老人的生活需求,搭起一套针对老人的保供体系。

除了菜鸟,4月18日,盒马也推出两项助老举措:所有团购订单将额外赠送3份物资,由团长给到小区里有需要的老人;同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盒马和供应商一起为75岁以上独居老人免费送物资。

盒马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赠送的3份物资,将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匹配,包括牛奶、麦片、蔬菜、鸡蛋等,同时也会根据物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月15日,苏宁易购家乐福在上海门店周边多个社区展开了点对点的精准保供服务。通过对接门店周围的社区居委会,收集特困老年人、孤寡老人、纯老家庭、家人被隔离收治而暂时无人照料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家乐福推出了适老性保供套餐,并协调安排专人配送到社区,由志愿者们传递给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于老人的关怀体现着社会温度,也是社会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的时候到养老院,看到那群老人探出头来看我,难免想到自己的爸妈,想回去多陪陪他们。”孙良德说。

封面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