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07 22:02:53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吴永久
3月7日(周一),A股开盘遭遇大跌,三大指数午后持续走弱,截至收盘,沪指跌2.17%报3372.86点,深成指跌3.43%报12573.43点,创业板指跌4.3%报2630.37点;两市合计成交10246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82.71元。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摄图网图 杨靖制图
在市场大跌中,融资融券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周一早间,有消息称,深圳某券商营业部客户出现“预警”情况增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有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其所在营业部的融资者风险仍然可控,未出现大规模触发预警的情况,但近期市场环境复杂,投资者加杠杆应谨慎为上。
维保比例近期有所下降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3月3日和4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连续两天下降。其中,3月4日全天两市发生657.91亿元融资买入,711.27亿元融资偿还,融资资金净流出53.36亿元。
证金公司数据则显示,截至3月4日收盘,两市融资余额为16281.06亿元,融券余额为948.44亿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7229.50亿元,当天两融交易额占6.99%。
毋庸置疑,近期随着海外地缘局势发展,A股市场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融资融券等杠杆交易能否平稳,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话题。
3月7日早间,有消息称,深圳某券商营业部客户出现“预警”情况增多。所谓预警,也称警戒线,当客户的维保比例触及警戒线时,券商会给客户发送信息,提醒关注账户维保情况或追加保证金。目前一般执行的标准有140%或150%不等。
3月7日早盘,A股再次出现下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券商营业部进行了解。有券商营业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看来,其所在营业部的融资者风险仍然可控,未出现大规模触发预警线或追保线的情况,和前期情况相比没有重大异常。
这位券商营业部人士也坦言,在面临市场大幅下跌时,营业部和总部都会对一些市值较大的客户进行重点监控,但在提醒风险时,在判断其维保比例仍然有一定安全垫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单独对某位客户专门“关照”,而是会对所有客户进行普遍风险提示。“因为能做融资融券的客户,往往具有相当独立的操作精神,券商不能左右他们的判断。不过如果他们的维保比率下降过快或者已经到达警戒线附近,则会有专人跟进。”
此外,从证金公司的数据来看,也可以佐证目前市场整体维保比例仍维持健康区间,3月4日,市场平均维保比例为275.9%。不过,相比2月28日的279.1%、去年12月31日的289.1%,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下降。
贵州茅台净流入排第一
此外,证金公司数据中还有个问题值得关注,即已有部分融资融券交易者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对负债进行了结。
2021年12月31日,两市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56.355万名,2022年2月28日下降为154.6887万名,2022年3月4日进一步下降至154.7419万名。这就是说,3月4日,两市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较年初减少了16131名。而相比2月28日,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减少了532名。
按照3月4日的两融余额估算,仍然“在场”的融资融券投资者人均负债为111万元。这一数据低于2015年6月18日的历史峰值,当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2.27万亿元,而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约为138.6768万名,人均负债约为160万元。之后2015年年中股市的去杠杆,给融资融券投资者、也给券商上了生动的风险一课。
此外,从交易的明细数据来看,目前在场的融资融券投资者,对于后市的看法可能仍存较大分歧。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3月1日至3月4日,有1264只个股出现了融资资金净流出,1010只个股出现了融资资金净流入。虽然净流出的个股数量大于净流入,但并未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东方财富、中国建筑、北方稀土、云海金属、永太科技、隆基股份、陕西煤业、云铝股份、伊利股份、云天化为融资资金净流出最多的个股。
市场下跌中新基金发行遇冷,东方财富被融资者大幅偿还,也与2月券商财富管理的困境一脉相承。而北方稀土、陕西煤业等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的资源股也发生大额净偿还,说明部分投资者在市场动荡中短线心态明显。
而净流入中,贵州茅台是“永远的神”。每当市场震荡时,作为超级蓝筹,它的抗周期属性就表露无疑。3月1日至3月4日,贵州茅台发生超过5.35亿元融资资金净流入。万科A的融资资金净流入排名第二。作为地产龙头,它的复苏或说明投资者正在对地产行业困境反转进行布局。此外,比亚迪、宁德时代也排名融资资金净流入前十。华海药业、桐昆股份、广汇能源、五粮液等区间融资净买入金额也超过2亿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