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2-17 21:18:32
每经记者|郑步春 每经编辑|贾运可
本周美元冲高回落,周一上涨,周二及周三连跌,周四暂小涨。整体看,虽然本周汇市消息多发,但碰巧大多相互抵消,故各主要币种涨跌不大。俄乌局势为本周汇市第一大影响因素,美联储会议纪要为第二大影响因素,美国零售销售数据为第三大影响因素。由这三大因素来看,第一个因素对汇市影响较为复杂,不能指明方向,后两个因素大致上已互相抵消。
截至北京时间周四19时左右,美元指数暂报95.86点,本周迄今暂累计下跌0.17%。
周三美国商务部公布的1月份美零售销售额环比增3.8%,创去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显著优于预期的增2.0%,也优于去年12月的环比降1.9%。扣除易波动的商品后的核心数据类似,1月份美国核心零售销售额环比增3.3%,显著优于预期的增0.9%,也优于去年12月的环比降2.3%。
值得一提的是,暂时于去年12月下降的汽车零售额再度恢复增长。更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正是美国奥密克戎毒株病例激增最为严重的时期,故数据的利好程度因此有所强化。
美国的零售销售数据绰号为“恐怖数据“,言下之义自然是极度重要。由历史经验看,该数据的重要性也许仅次于非农就业数据。
前一天即本周二,美国公布的1月份PPI环比上涨1%,预期为涨0.5%,也是自7月份以来的最大涨幅。上游成本高企可能使得美国企业很难维持价格定力,可能有些下游企业会撑不住成本高企而不得不涨价,然后传导至CPI。
零售额反映需求情况,而需求强早晚要传导到通胀,最终会逼迫美联储更多次加息,故零售数据向好是美元支撑因素。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名义CPI同比上涨7.5%,继续创下1982年2月以来新高。由于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在敦促美联储控制物价压力。
然而周三美元并未明显上涨,甚至不涨反跌,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俄罗斯当天声称撤军或多或少打击了避险情绪,二是数小时后公布的美联储上次利率会议纪要“不那么鹰派”。
这次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是1月25~26日的利率会议内容,当时美联储是按兵不动的。会议纪要显示,“有理由收紧货币政策,加息步伐可能比上轮周期更快”。不过,纪要又显示,“具体决策仍取决于每次利率会议对数据的分析”。
在量化政策方面,会议纪要透露:决策者探讨了如何削减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该资产负债表主要由美联储为压低利率和刺激经济增长所有购买的债券组成。
纪要公布后,市场整体感觉是“不如预期般强硬“,原因是美联储纪要既没有讨论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日期,也没有明确在3月会议上是加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美联储似乎留有灵活操作空间与余地,话不愿说死。
据最新数据,市场平均预期美联储在3月16日的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59.5%,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40.5%。
市场中之所以会有半数稍多的人怀疑会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主要原因无非有三点:一是新公布的物价指数创新高,二是疫情似乎难阻民众“正常“生活,三是劳动力市场正快速复杂。
由美元走势看,因市场过分计入了美联储年内5、6次加息的预期,故只有当消息面有进一步强化加息因素出现时,美元才会进一步上涨,而一旦消息面不如预期,美元就会较多下跌。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