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20 16:12:36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孙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在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汽车领域的“缺芯”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各行各业都陆续面临着“缺芯”问题,对全球产业发展业绩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中,汽车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国内许多家车企因此出现了减产或短期停产的问题。
罗俊杰认为汽车产业受芯片冲击最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芯片作为智能设备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需求在持续增长;二是全球疫情蔓延,还有一些个别国家对他国企业进行无理的制裁和打压,都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冲击。
随着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发挥作用,以及在各级政府、汽车企业、芯片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汽车领域的“缺芯”问题正在逐步缓解。“我们也要看到,全球集成电路供应链稳定性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这种芯片供应将依然处于紧张状态。”罗俊杰表示。
据罗俊杰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鼓励国内外的骨干企业统筹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提升芯片全产业链供应能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