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

每经网首页 > 区域 > 正文

汤继强:成渝地区蓝图已绘就,关键是不要摇摆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04 11:44:46

两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频结硕果,蓝图已经绘就。进入第三年,成渝地区哪些重点领域还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又将如何进一步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日前,每经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

每日经济新闻 王珊    每经编辑 杨欢

Hupedbsxkb1641265713439.thumb_head

汤继强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为助推成渝地区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本,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周年之际,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以城市经济观察角度,邀请城市研究领域专家,深度解构探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态,为促进成渝两地更深、更广、更实的合作建言献策。

两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频结硕果,蓝图已经绘就。进入第三年,成渝地区哪些重点领域还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又将如何进一步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日前,每经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

政策含金量高 是赋能也是责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近两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纷繁复杂演变,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汤继强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我国面临的复杂国内外背景相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今后的逻辑主线,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时,实现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一个更稳定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外界打扰。”

经过四十多年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战略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逐渐明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已具备这个条件,既有成都、重庆两大城市的良好发展基底,又具备相对优越的区位优势。

有一种观点认为,成渝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力度,与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相似,对成渝两地来说,扮演的只是重要节点作用。但汤继强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目前成渝地区最有含金量的国家战略,应发挥更多主体作用,“这是与三线建设比肩的国家战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成渝地区最大的、最好的、最有政策含金量的一个国家战略,应该把握好这个机遇。”

责任与期望往往相伴相随,汤继强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既是一次重大赋能,更是一份国家责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压舱石”,川藏铁路和沿江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释放动能,不断赋能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多项政策紧密落地 务实合作提档升级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近两年,川渝、成渝之间的互动合作明显更多了,从同质化竞争到一体化合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在助力。

《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成立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工作专班,成渝高铁动车开行最快时间缩短到62分钟……从政策到实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展开了系统性、超前性、务实性谋划。

其中,汤继强对两个成渝两地合作案例印象深刻。一是中欧班列“成渝号”的正式开行,曾经,重庆驶向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叫“渝新欧”国际铁路,成都行至波兰罗兹的中欧班列叫“蓉欧快铁”,双方充满更多竞争意味,如今,双方将在线路共享、舱位共享、数据共享等方面形成全新的协作机制。

另一个,则是成渝两地实现异地互办互发营业执照。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推动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互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开办综合窗口,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推动营业执照“一体受理、一体办证”,实现证照异地互办互发。两地企业在本地提交办理证照手续,即可获得在数百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的营业执照。这是成渝两地积极探索的成果之一,也意味着市场监管一体化正式开启。

泛成渝地区应主动作为、积极融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三年出形象,五年展风采。2022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第三个年头,就该出形象了。”通过几年观察研究,汤继强认为,成渝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对外传播、内部机制、人员协作、市场拓展、国际形象等方面已有深度合作,该出形象了。

国家政策赋能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形成,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汤继强给出了建议,成渝地区应从产业互补、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多个层面,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在他看来,成渝地区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不要摇摆。“不仅如此,还要让这一大战略入心、入脑,让老百姓和投资人能够真正感受到,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政策赋能和价值转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规划范围,包括了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在内的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德阳等15个市,总面积为18.5万平方公里。然而,对同在川渝地区的渝东南、渝东北以及川东北等多个区域而言,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边缘,面临发展困惑。

对此,汤继强建议,“尽管国家没有扩展成渝双圈的规划范围,但这些区域也在政策覆盖范围内,应该积极融入进来。像巴中和广元等市地,它们将积极融入成渝双圈写进了政府报告,上面有政策,周围有响应,只要自己主动作为,就能搭上成渝双圈这辆‘高速列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