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首页未来商业

每经网首页 > 首页未来商业 > 正文

巨头争霸“隐秘的战场”:元宇宙的背后将仍是云计算?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1-26 17:53:56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朱永磊提到,近期火热的“元宇宙”概念的背后或仍将是云计算,阿里、腾讯等领先的云服务商已具备先发优势。

每经记者 陈婷    每经编辑 刘雪梅    

“随着谷歌、亚马逊、微软,腾讯、阿里、华为等巨头的集中,未来(云服务)将继续是巨头争雄的时代。”11月25日,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高科技业务主席成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云计算已经跨入了新时代,过去几年云计算的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未来,云计算将会有进一步的演化。

同日,贝恩公司发布了《2021年中国高科技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高科技行业的吸引力持续走高,推动股权价值和利润池攀升。具体看,云技术、人工智能是流行的高科技投资赛道。过去10年,投向这两大细分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在整个高科技行业获得的风投总额中占比超过1/3。

贝恩研究显示,过去5年间,科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行业市值增长最快的20家企业中,科技型企业拔得头筹。抓住云计算东风,以Alphabet、亚马逊、苹果、Facebook、微软、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在高科技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国内,云计算服务,早已是巨头“隐秘的战场”。公开数据显示,从IaaS、PaaS和SaaS三个细分行业来看,中国公有云IaaS厂商集中度较高,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占据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占比分别为40.6%、11%和11%,为中国IaaS代表厂商的第一梯队。

11月11日,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阿里巴巴业务已全部跑在阿里云上。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阿里巴巴把最繁重的一个业务——搜索业务顺利搬到了云上,而消费者和商家对这个“开着飞机换引擎”的过程毫无感知。

在“全面云化”的大趋势下,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朱永磊提到,近期火热的“元宇宙”概念的背后或仍将是云计算,阿里、腾讯等领先的云服务商已具备先发优势。

火热的“元宇宙”概念的背后或仍将是云计算 图片来源:IC photo-1350129528032591885

云服务已成巨头“隐秘的战场”

作为最为火热的高科技赛道,仅仅在国内,云计算行业已经呈现“多强争霸”格局,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云计算服务厂商,早已在大众看不到的地方,展开了隐秘而无声的战斗。

今年双11,阿里公布了阿里云的最新进展,阿里巴巴的业务已经全部跑在了阿里云上。当时,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上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阿里巴巴业务的研发效率提升了20%、CPU资源利用率提升30%、应用100%云原生化、在线业务容器可达百万规模,同时计算效率大幅提升。

在此基础上,阿里还在继续发力云计算。在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透露,阿里将继续在内需、全球化、云计算三大战略下为未来投资。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张勇认为,云计算还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围绕数字智能还有很多新的机会。

2022财年第二季度,阿里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至人民币200.07亿元,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除阿里外,腾讯也持续在云服务方面进行布局,优势更多在于游戏、社交等领域。11月25日,据腾讯云官方微信公众号称,腾讯云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南美洲首个数据中心正式开服。至此,腾讯云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可用区达到68个,共覆盖27个地理区域。

华为方面,据报道,今年以来,华为云加快了云原生产品的迭代步伐。4月,华为云发布全球最大的AI预训练模型盘古大模型、云容器集群CCE Turbo、下一代云原生应用开发工具CloudIDE系列产品。9月,华为云正式上线开天aPaaS,聚合了128个Kits,超过2万个API,已构筑了金融、电商、互动媒体、汽车出行、医疗健康等多域能力。

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今年4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云计算IaaS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达到643.9亿美元。2020年,华为云全球IaaS市场占比4.2%,排名全球第五,阿里云占比9.5%,位列全球第三,国内第一。

自研芯片成大趋势

云计算未来可期。

4月,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业务CEO、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演讲时表示:“到2025年,全球企业云技术使用率将达100%。全面云化已不可阻挡,云是ICT产业的未来,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开发者是产业发展的灵魂。”

除了点出巨头争雄云服务之外,贝恩成鑫还总结了云计算今后的发展趋势。

他指出,混合云和多云的解决方案正备受青睐,“未来的混合云的架构和多云架构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样的趋势,云服务的厂商也在通过更精准的客户分层,从而面对比较复杂的客户的多云的需求,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以及不同类型的客户的发展要求。”

此外,成鑫还表示,云原生和多云基础设施正强势崛起。“除了急速增长的云计算厂商之外,也涌现了大量基于云架构成长起来的软件或者应用方案的厂商,能够在多云的环境下为客户提供非常一致、非常稳定的用户体验,被称为是云原生和多云基础设施的强势崛起。”

截至2020年底,云原生基础设施软件市场的上市公司市值总和接近5000亿美元,部分头部企业的市值较2019年翻番。中国市场上也诞生了一批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云原生基础设施软件企业。

需求端的繁荣也推动了专用芯片市场的一片涨势。成鑫透露,过去两年,混合云的需求推动数据中心迅速扩张,去年全球数据中心的增速达到30%~40%。“底层逻辑是,云计算的需求远远超过芯片的生产能力,并且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为了解决长期芯片供应的难题,云服务巨头已经开始自研服务器芯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22财年第二季度,阿里完善了阿里云底层自研技术体系。在第13届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多款自研核心产品,包括倚天710服务器芯片、神龙4.0硬件虚拟化架构、磐久服务器、灵杰大数据+AI一体化平台等。

贝恩提到,2020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超过了3500亿美元,预计未来数年还将斥资14000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半导体和5G网络等底层技术。

《报告》中,针对半导体行业的相关研究指出,尽管专用芯片(即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市场规模不如通用芯片(general-purpose chips),但在现有信息技术环境的推动下,云服务提供商纷纷自主研发定制芯片,对于专用芯片的需求或将升温。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通用芯片,专用芯片的编程难度更大、灵活性较弱,因此,通用芯片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元宇宙的背后或仍是云计算

近期火热的“元宇宙”概念背后,或仍是云计算。

朱永磊提到,自去年第四季度以后,整个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以太币价格大涨,今年第一季度,NFT概念风行,相关创新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脸书更名为Meta,可以说是‘原子弹级别的重磅炸弹’,宣告了整个互联网向下一个阶段迈进,一般称之为互联网2.0或者3.0时代,也就是向元宇宙转型。”

朱永磊认为,元宇宙目前概念多于应用,各种加密货币背后实际的应用价值还在一个探索过程中,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共识。对于“元宇宙”是否必须要建立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架构之上,尚没有达成统一意见。“现在只能提出非常初期的假设,元宇宙背后或仍然是基于云计算的架构。”他认为,无论元宇宙是否会去中心化,都需要庞大的、基本的、计算的基础设施。

对此,云服务商提供商亦存有相同的看法。

10月19日,在2021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一个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未来无论企业或个人,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

张建锋认为,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首先在基础设施层,云向下定义硬件,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其次,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让云更易用。最后在应用层,未来随着5G网络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这也是为什么相信脸书、腾讯、阿里等厂商,在当元宇宙走向成熟之后,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朱永磊还认为,随着元宇宙概念的不断成熟,背后有大量相关的计算要求,需要云计算相关的芯片支持,相当多与AI相关的专用芯片会随之被激发。

此外,据朱永磊透露,在“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的打造上,以区块链为例,未来,中国可能呈现相对独立、自主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是“私链+混合链”的概念,“如果这个变成了事实,元宇宙可能会是在私链和混合链之上的元宇宙。”他称,目前来看,在这个领域中,布局相对快一点的是腾讯和阿里。

不过,在“元宇宙”大热的当下,但也不乏一些蹭热点、炒概念等行为,正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近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称,目前对于NFT、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已经蔓延至上市公司和二级市场。一些行业人士提醒,对于NFT投资应该保持谨慎态度,警惕“击鼓传花”式的金融骗局。

但对已经默默进行布局的巨头来说,谁能率先掌握元宇宙的底层基建,一定程度上,谁就握住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