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华安证券总裁助理唐泳:券商资管转型要做协同课 打造“固收+”的核心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1-10 00:13:57

每经记者|李娜    每经编辑|吴永久    

2012年,券商资管行业的管理规模1.9万亿元。“一法两则”公布以后,整个券商资管业务的创新极大地爆发,并快速在资管新规出台前夕,达到了高峰时期接近17万亿元的体量。而在压缩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管理后,3年左右,券商资管的规模降至7万亿元附近,下滑了近60%。

协同与主动管理能力培养

行业触底,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和券商资管子公司相继成立,并谋划公募牌照的同时,券商资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又应该在哪儿?

11月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其中在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华安证券总裁助理唐泳坦言,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我们就在考虑券商资管,特别是中小资管的发展方向。

而从这几年华安证券的实践情况来看,唐泳觉得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发挥券商的投行、投资、融资、客户服务、销售的综合平台优势。华安证券这几年,资管跟经纪、投行主动协同,发挥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主动管理的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权益类的投资,更需要一个长时间不断地总结、队伍不断历练,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以前券商的资管过于急功近利,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比较浮躁。固收是各家资管吃饭的主战场,这块需要强化,可以在固收的基础上扩展“固收+”,这几年有不少券商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的特色。

唐泳认为,现在是比较好的发展时机,因为整个行业触底,以前积累的历史包袱也逐步消化。目前券商资管的规模虽然只有6.8万亿元,但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比起2012年的规模、投研能力和品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来说,大多数券商资管生存还是不成问题的。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市券商的资管收入增长了20%多,但整个行业增速不到10%。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有头部集聚的特征,中小券商在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特色化、差异化,这是未来长期要奋斗的方向。产品上,整个行业也要抓住大集合公募改造的业务点,形成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券商资管往公募方向发展过程中的能力和品牌。

拥抱“固收+”

资管新规出台后,大量刚兑的银行理财产品面对挑战,对非银行的资管机构而言,是存在业务机会的。

“近些年来,我们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做产品时,首先要增强客户的体验。在产品投资运作以及产品线上,要体现我们的特色化。”华安证券总裁助理唐泳坦言。

唐泳进一步指出,银行理财的客户对于收益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对波动的厌恶是比较明显的。做“固收”或者“固收+”产品,要降低产品的净值波动,努力达到业绩报酬基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下大量的功夫。虽然很难,但做得多了,经验总会多一些。

其实,无论是公募、私募还是券商资管,近些年来都在这个“+”身上发力,公募基金加权益、加量化,私募基金产品在选择“+”的方向更是多样化。

唐泳表示:“我们觉得这几年转债是‘+’方面比较好的品种。2018年可转债新规出来后,我们整个团队对转债的投资一直比较关注,2019年以及今年,都是转债投资的大年。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年定增的投资机会也是比较确定的。近年。华安证券资管的发力点也是在‘固收+’方向。当下,在现有的产品规模、品牌的情况下,可能固收是我们的主战场,我们要集中精力把‘+’做好,‘+’做好逐步可以提升公司的权益类投资的能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2年,券商资管行业的管理规模1.9万亿元。“一法两则”公布以后,整个券商资管业务的创新极大地爆发,并快速在资管新规出台前夕,达到了高峰时期接近17万亿元的体量。而在压缩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管理后,3年左右,券商资管的规模降至7万亿元附近,下滑了近60%。 协同与主动管理能力培养 行业触底,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和券商资管子公司相继成立,并谋划公募牌照的同时,券商资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又应该在哪儿? 11月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其中在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华安证券总裁助理唐泳坦言,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我们就在考虑券商资管,特别是中小资管的发展方向。 而从这几年华安证券的实践情况来看,唐泳觉得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发挥券商的投行、投资、融资、客户服务、销售的综合平台优势。华安证券这几年,资管跟经纪、投行主动协同,发挥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主动管理的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权益类的投资,更需要一个长时间不断地总结、队伍不断历练,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以前券商的资管过于急功近利,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比较浮躁。固收是各家资管吃饭的主战场,这块需要强化,可以在固收的基础上扩展“固收+”,这几年有不少券商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的特色。 唐泳认为,现在是比较好的发展时机,因为整个行业触底,以前积累的历史包袱也逐步消化。目前券商资管的规模虽然只有6.8万亿元,但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比起2012年的规模、投研能力和品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来说,大多数券商资管生存还是不成问题的。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市券商的资管收入增长了20%多,但整个行业增速不到10%。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有头部集聚的特征,中小券商在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特色化、差异化,这是未来长期要奋斗的方向。产品上,整个行业也要抓住大集合公募改造的业务点,形成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券商资管往公募方向发展过程中的能力和品牌。 拥抱“固收+” 资管新规出台后,大量刚兑的银行理财产品面对挑战,对非银行的资管机构而言,是存在业务机会的。 “近些年来,我们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做产品时,首先要增强客户的体验。在产品投资运作以及产品线上,要体现我们的特色化。”华安证券总裁助理唐泳坦言。 唐泳进一步指出,银行理财的客户对于收益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对波动的厌恶是比较明显的。做“固收”或者“固收+”产品,要降低产品的净值波动,努力达到业绩报酬基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下大量的功夫。虽然很难,但做得多了,经验总会多一些。 其实,无论是公募、私募还是券商资管,近些年来都在这个“+”身上发力,公募基金加权益、加量化,私募基金产品在选择“+”的方向更是多样化。 唐泳表示:“我们觉得这几年转债是‘+’方面比较好的品种。2018年可转债新规出来后,我们整个团队对转债的投资一直比较关注,2019年以及今年,都是转债投资的大年。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年定增的投资机会也是比较确定的。近年。华安证券资管的发力点也是在‘固收+’方向。当下,在现有的产品规模、品牌的情况下,可能固收是我们的主战场,我们要集中精力把‘+’做好,‘+’做好逐步可以提升公司的权益类投资的能力。”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