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热评|迈向共同富裕 需要企业正确履行社会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8-30 22:38:26

每经特约评论员 刘慧 贾明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笔者认为,实现共同富裕要把握和处理好政府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因此,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企业将起到关键作用。我国经济分配政策已经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有效统筹效率和公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要引导资源向资源贫乏的群体转移。提高资源贫乏群体的收益正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建立资源分配公平体系、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升级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式

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固有认知是“资本逐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利己行为,体现了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股东至上”的导向,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依然是功利性的,是以提高企业经济价值为目标而采取的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这就导致在“股东至上”视角下,企业在选择履行何种社会责任时考量的标准在于相应获得企业资源的利益相关者是否能够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提供资源。在这一背景下,那些资源贫乏的社会群体就自然而然地被企业排除在社会责任的履行范围之外,而反倒使得那些本身就拥有足够资源的利益相关者成为企业寻求利益交换或者社会责任履行的对象,更会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公,而无益于解决事关共同富裕的核心问题。

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资源均衡、削峰填谷,要促进资源向资源贫乏的群体转移。因此共同富裕强调关注所有社会群体(不仅仅是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且要重点满足弱势群体(如不掌握对企业有价值资源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然而,“股东至上”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功利性显著,企业必然持续将资源投入能够进行资源交换的利益相关者,而产生慈善资源富集;资源贫乏的社会群体却始终被企业忽视,“峰”与“谷”的势差在二、三次分配的过程中持续扩大,加剧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与共同富裕的理念背道而驰。由此可见,“股东至上”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1.0版本不再适用于实现共同富裕。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转换社会责任履行的逻辑,升级社会责任履行的方式。“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的提法,明确指出了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顺应这种趋势,从“股东至上”转向“社会至上”,将社会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企业社会责任2.0版本要立足于共同富裕的视角,淡化其利己的工具性,强化其利他的功能性,将资源贫乏的社会群体识别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一,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资源分配方向,真正兼顾社会效率与公平。

共同富裕导向下,企业要转变商业逻辑,重新识别利益相关者,强调企业经营与社会发展的“共生共益”。企业社会责任2.0版本将有利于逐步缩减贫富势差。企业利他型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将企业自身发展嵌套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中,长远来看是为了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呈现“缓而久”的高质量发展特征。

政府应发挥引导功能

政府要在企业责任履行的逻辑转换中,助力市场机制的矫正,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向“社会至上”的利他模式转变。具体而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引导:

第一,淡化企业慈善的功利性,淡化政府对企业慈善行为的行政干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传统方式多是慈善捐赠,但在利己型的商业模式下,慈善捐赠工具化特征明显,地方政府对企业捐赠的行政干预更是加剧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合法性”意图,忽略了弱势群体的诉求,甚至导致慈善资源富集。政府要减少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行政干预,引导慈善捐赠成为真正利他的社会行为。

第二,显性化社会弱势群体,拓宽企业参与渠道,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便利性。政府掌握社会群体的资源分布样貌,因此要将真正资源匮乏的群体显性化,并建立资源转移投放的便利渠道,为企业利他型社会责任履行提供更多的渠道和选择,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资源高效公平地流动和分配。

第三,强化企业家的思想教育,正确认识企业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企业商业逻辑的转变、经营理念的转型都必须基于企业家认知格局的改变。因此,政府要发挥话语权优势,引导企业家的社会价值理念,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强调关注广泛利益相关者诉求和树立长期价值导向,正确认识企业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第四,建议政府加大宣传企业的利他型社会责任表现,建立“社会至上”的主流价值观,通过声誉机制引导企业淡化功利性追求,形成社会广泛的对企业社会责任2.0模式的认可。

(作者单位系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