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直通商学院

每经网首页 > 直通商学院 > 正文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王志诚:我国金融业人才存在结构性问题 需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8-24 19:15:20

王志诚表示,“目前的金融从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和原生证券领域。在数据化、科技化、衍生化等领域人才缺口很大。未来,我们建立起全新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还面临诸多挑战。”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梁宏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王志诚  受访者供图

2019年,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超过800万。

近2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出台吸引包括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在内的金融紧缺人才的相关政策。在金融产业持续发展,金融形势愈发复杂的今天,金融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无疑成了制约我国金融产业进一步深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那么,当前的中国金融人才结构存在怎样的问题?哪些细分领域最为紧缺?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北大光华征信数据分析与应用联合实验室主任王志诚。王志诚长期专注金融计量经济学、实证金融和风险管理,著有《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研究》等。

他向记者表示,“目前的金融从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和原生证券领域。在数据化、科技化、衍生化等领域人才缺口很大。未来,我们建立起全新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还面临诸多挑战。”

金融人才结构性问题:五大细分领域紧缺

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加速变革,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塑造着金融业新的边界。这一过程中,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王志诚认为,从总量来看,我国金融行业的从业人数是‘过剩’的,但从结构上来看又有很大的差异。

他告诉记者:“过去30年,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完成了他们用30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现代金融结构体系。在‘铺摊子’、‘扩规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支800多万人的金融人才队伍。数字时代的到来催生出金融市场的激烈变革,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的金融人才还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和原生证券领域,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占据了从业人员近三分之二。我们在数据化、科技化、衍生化等层面,在金融服务的深度方面,人才的缺口还很大,特别是那些能适应未来行业变化趋势的人才。”

以金融科技领域为例,米高蒲志(Michael Page)此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金融科技企业发现中国目前正面临严重的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短缺;85%的受访雇主表示他们遇到招聘困难;45%的受访雇主表示他们面临的最大招聘困难是难以找到符合特定职位需求的人才。

在王志诚看来,我国金融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首先是中国金融行业目前在绝大多数细分行业领域都还没有实现定量化,在数字化的冲击下,掌握定量化技能的金融人才严重不足。”

“其次,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过去30年,中国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通道中,太多人习惯了一路高涨的收益。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波动增加,单边思维逐渐失效,风险将是未来金融市场的‘主旋律’。那些能够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的金融人才至关重要。”他向记者表示。

“再次,过去这些年,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在了收益和发展,使得中国的金融风险聚集,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近年开展的金融“监管风暴”,整个金融行业走向规范化和稳健发展的轨道。未来的金融监管将更具前瞻性,需要及时的干预和纠正来避免更大的纠偏成本。这一过程中,掌握了更多专业技能的金融监管人才不可或缺。“王志诚说。

与此同时,他认为随着整个社会和经济活动互联网化的趋势,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和金融科技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需要更多掌握互联网和相关金融科技知识的金融人才。最后,2020年中行原油宝等事件充分暴露出中国在金融衍生市场存在的短板,因此未来还需要大量专注于衍生品市场的金融人才。

建立培养新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形势,金融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挑战,也蕴藏着机遇。

王志诚表示:“中国金融市场正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金融人才的培养面临全新的发展时机。过去这些年,中国都是在追赶学习西方。这次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根据自身特点探寻探索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机构与人才。”

业内普遍认为,我国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长期面临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在王志诚看来,相关的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同步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变化。“干中学”至关重要,人才培养与金融业界的融合必须更加紧密。“我们需要探索更加灵活的、针对性强的、供需关系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式,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培养体系。这一过程中会催生出许多别具特色的培养需求,无论是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技能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兼顾。”

“不过,建立起这样一个新的体系是非常有挑战的。”王志诚告诉记者,“首先是,我们没有参照系,要从头开始制定规则,建立全新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难度很大;其次是,我们目前的监管机制与创新机制之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的监管机制是‘审批式’的,但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边界。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是一个重大挑战。”

“此外,在全新领域的探索过程中,试错和容错机制的建立是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容错机制、风险评估方面还缺少成熟的经验。”王志诚补充道。

记者观察到,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培养更加复合型的金融人才,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设置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相关课程,在金融人才培养领域做出探索。

最后,在谈到如何从一名合格的金融人才变成优秀的金融领导者时,王志诚认为诚信担当是金融领导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是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他强调道:“金融行业的一切活动实质上就是风险收益的权衡,因此对风险的认知判断能力和承担能力是金融领导者的核心素质。而‘长线思维’是金融领导者必备的战略素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