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1-08-05 20:35:57
每经编辑|程鹏

8月3日,河南郑州的刘先生在做核酸检测时,被告知自己已经做过核酸检测,而他本人声称自己从没做过。接着,刘先生发现有人曾用他的身份信息做过核酸检测,并且还贷了11笔款。在通过此人在网上借刘先生的身份信息登记时留下的电话号码,也联系无果后,刘先生选择了报警,当地警方已成功抓到该盗用者。

据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刘先生称当时全家都在小区统一做核酸检测,排了一上午的队,轮到他时却被告知自己的核酸检测做不了,手机显示“该居民已检测,不能再进行操作”。然而,刘先生纳了闷,自己压根没做过,“后来一查,郑州有一个人先用了我的信息做了核酸检测”。除此之外,这个盗用刘先生信息的人还贷了好多笔款,“要不是这次做核酸,还真不知道有这回事!”

据刘先生透露,他的身份证于2018年丢过一次,而对方虽然用刘先生的身份信息办理了11笔贷款,但每一笔贷款都是按时归还的状态,并未逾期。
盗用者登记做核酸检测的社区工作人员称,每个人的身份证号只能用一次,而社区在预约时增加了代办功能,由居民自主填报,而(预约)二维码是全郑州市通用,所以此人不一定是该辖区居民,“希望自主申报的每一位同志,对自己申报的信息,要认真要负责”。

律师对此事表示,根据我国《刑法》第280条之规定,这种行为还可能涉嫌盗用身份证件罪,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管制,单处或并处罚金,行为人应当由此所造成的求助人(刘先生)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随后,刘先生将此事报案到当地警方,警方迅速受理并办案,成功找到该盗用者。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编辑|程鹏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对|段炼
封面图来源: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截图

本文转自潇湘晨报综合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
德尔塔毒株全球大流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最新疫情数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