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每经IPO月报:7月过会率降至85.11%,近7成首发上市公司募资不足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8-04 18:56:17

◎今年7月,A股市场总共有47家公司上会,其中40家公司过会,整体过会率为85.11%,是今年以来第二个过会率低于90%的月份。

◎7月,有48家公司在A股首发上市,连续4个月维持在40家以上的较高位。其中,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首发上市20家和18家公司,主板上市10家公司。

每经记者 王琳    每经编辑 张海妮    

7月,A股IPO市场继续迎来47家公司首发上会,其中,4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这也使得月度整体过会率下降至85.11%。而具体到科创板,在7月份,科创板仍旧保持了过半过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营业收入占比(以下简称研发费用率)超过10%。

而从首发上市情况来看,7月份的首发上市市盈率平均值,创下了年内新低。与此同时,7月仍有高达近7成首发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低于预期,其中尤其以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为甚。

此外,监管仍在发力。除了通过现场检查方式对IPO企业继续加强监管外,监管层对中介机构的严监管也有了新的动作。

7月科创板过会企业半数研发费用率超10%

今年7月,A股市场总共有47家公司上会,其中40家公司过会,整体过会率为85.11%,是今年以来第二个过会率低于90%的月份。在过会企业中,拟上市沪深主板的公司9家,拟上市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企业分别为23家和8家。

7月总共有4家公司首发上会被否,3家来自主板市场,1家来自科创板,分别为老铺黄金、丁点儿股份、垦丰种业和赛赫智能。另有3家公司被暂缓表决,分别为来自科创板的华卓精科、影石创新和海和药物。

在拟上市科创板的8家过会企业中,有4家公司(即占一半比例)研发费用率超过10%,这也是连续第二个月有半数及以上科创板过会企业研发费用率超过10%。

具体来看,7月科创板过会企业中研发费用率最高的两家公司为云从科技和安路科技,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59%和44.67%,另外两家研发费用率超过10%的公司为南模生物和澳华内镜;而最低的几家公司则包括禾迈股份、华之杰、新锐股份和凯尔达,分别仅为5.83%、3.79%、5.3%和4.31%。

而从7月过会企业的承销机构分布情况来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和中原证券位居前列,分别有7家、5家、4家、3家和3家公司过会。中国银河、申港证券、国都证券3家券商则在7月实现了年内“破零”,分别各有1家承销企业首发过会。

 

此外,从7月份IPO中止/终止(撤回)情况来看,IPO中止和终止数分别为4家和11家,数量较6月份有所减少。

而从IPO企业的受理情况来看,在6月份至7月1日经历受理的大爆发之后,自7月2日至31日期间,总共仅受理了2家公司,进入了“冷静期”。

发行市盈率创年内新低 近7成首发募资不足

7月,有48家公司在A股首发上市,连续4个月维持在40家以上的较高位。其中,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首发上市20家和18家公司,主板上市10家公司。

而从募资情况来看,7月首发募资总额和平均每家募集资金额分别为320.52亿元和6.68亿元,较6月都有大幅回落,尤其是平均每家募集资金额更是创下了年内最低值。

具体来看,7月份,最高的大全能源首发募资金额达到64.47亿元,但最低的读客文化仅有0.62亿元,创下了年内首发募资金额的最低纪录。

与此同时,在7月首发上市的48家公司中,有32家实际募资额低于预计募资额,比例达到近7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募不满”的公司全部来自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和科创板。

而从首发上市企业的发行市盈率(摊薄,下同)来看,7月份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3.03倍,创下年内新低,其最低的发行市盈率为13.06倍,是来自文化传媒业的读客文化,最高的发行市盈率为48.77倍,是来自通用设备制造业的科德数控。

尽管平均发行市盈率进一步走低,但是,从新股上市首日表现来看,首日涨幅最高的读客文化,上涨幅度为创纪录的超18倍,最低的浙版传媒涨幅也有43.97%;而在48家首发上市企业中,首日涨幅超100%的企业有33家,占比近7成。也就是说,“打新”市场仍有非常好的收益回报。

此外,以8月2日收盘价为标准,今年以来首发上市的公司中,已有19家公司股价已跌破发行价,这一数据较6月初和7月初进一步有所扩大。 

从板块分布来看,来自主板市场的有12家,占比超6成,而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分别仅有1家和6家。从行业分布来看,破发的公司主要来自于工程建设、畜牧业、园林工程、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

为何IPO募资“募不满”的主要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但是上市后破发的却更多来自于主板市场的公司呢?

“这是个定价的问题,科创板和创业板是市场化询价发行,在当前的买方市场及规则偏向买方的情况下,发行价被压低了,所以上市后涨幅就高;而主板市场的发行价没有市场化,规则上也没有偏向买方,所以涨幅就会有限,甚至后续会破发。”资深投行人士王冀跃表示。

7月监管关键词: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还是一个特殊的时点。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到今年7月,已走过两个年头。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日,总共已有320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首发募资净额合计超过3600亿元,科创板公司的市值总和也达到了约5万亿元。

而在科创板运行的这两年间,也是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IPO市场,今年以来,有关IPO严监管的趋势也不断显现,在制度化监管趋严的同时,还加强了现场检查的监管手段。

7月4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披露了新一轮19家现场检查的IPO企业名单。上述19家被抽查公司中,目前已有上海卡恩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醉清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邦科技股份公司选择了终止(撤回)。

7月30日,深圳证监局对辖区内证券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保荐业务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检查分为行业自查和证监局的现场检查两个阶段,分别在8月份和9至10月份间进行。

按照上述《通知》,检查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保荐代表人尽职履责情况和尽职调查的充分性;二是内控机制的有效性,质控、内核等内控机制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对团队业务的管控是否到位,激励机制是否合理;四是利用其他中介机构工作成果,是否做到审慎核查、合理利用。

作为IPO市场的“看门人”,中介机构正是前一阶段严监管的重点对象,此轮检查也正是监管层这一态度的进一步落地。

此外,由于读客文化发行价仅为1.55元/股,但在上市首日录得逾18倍的股价涨幅,引发市场对IPO询价制度合理性的讨论。某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注册制发行阶段被400多家询价机构“主宰”了,机构抱团压低价格。

而《中国证券报》在7月27日的报道则透露,监管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方案,一方面,完善股票发行定价、承销配售等相关制度规则,优化报价流程,平衡好发行人、承销机构、报价机构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推动市场化发行机制更有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报价机构监管,重点加大对串价等干扰发行定价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出清不专业、不负责任的机构,督促报价机构完善内控机制。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A股IPO市场继续迎来47家公司首发上会,其中,4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这也使得月度整体过会率下降至85.11%。而具体到科创板,在7月份,科创板仍旧保持了过半过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营业收入占比(以下简称研发费用率)超过10%。 而从首发上市情况来看,7月份的首发上市市盈率平均值,创下了年内新低。与此同时,7月仍有高达近7成首发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低于预期,其中尤其以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为甚。 此外,监管仍在发力。除了通过现场检查方式对IPO企业继续加强监管外,监管层对中介机构的严监管也有了新的动作。 7月科创板过会企业半数研发费用率超10% 今年7月,A股市场总共有47家公司上会,其中40家公司过会,整体过会率为85.11%,是今年以来第二个过会率低于90%的月份。在过会企业中,拟上市沪深主板的公司9家,拟上市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企业分别为23家和8家。 7月总共有4家公司首发上会被否,3家来自主板市场,1家来自科创板,分别为老铺黄金、丁点儿股份、垦丰种业和赛赫智能。另有3家公司被暂缓表决,分别为来自科创板的华卓精科、影石创新和海和药物。 在拟上市科创板的8家过会企业中,有4家公司(即占一半比例)研发费用率超过10%,这也是连续第二个月有半数及以上科创板过会企业研发费用率超过10%。 具体来看,7月科创板过会企业中研发费用率最高的两家公司为云从科技和安路科技,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59%和44.67%,另外两家研发费用率超过10%的公司为南模生物和澳华内镜;而最低的几家公司则包括禾迈股份、华之杰、新锐股份和凯尔达,分别仅为5.83%、3.79%、5.3%和4.31%。 而从7月过会企业的承销机构分布情况来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和中原证券位居前列,分别有7家、5家、4家、3家和3家公司过会。中国银河、申港证券、国都证券3家券商则在7月实现了年内“破零”,分别各有1家承销企业首发过会。 此外,从7月份IPO中止/终止(撤回)情况来看,IPO中止和终止数分别为4家和11家,数量较6月份有所减少。 而从IPO企业的受理情况来看,在6月份至7月1日经历受理的大爆发之后,自7月2日至31日期间,总共仅受理了2家公司,进入了“冷静期”。 发行市盈率创年内新低近7成首发募资不足 7月,有48家公司在A股首发上市,连续4个月维持在40家以上的较高位。其中,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首发上市20家和18家公司,主板上市10家公司。 而从募资情况来看,7月首发募资总额和平均每家募集资金额分别为320.52亿元和6.68亿元,较6月都有大幅回落,尤其是平均每家募集资金额更是创下了年内最低值。 具体来看,7月份,最高的大全能源首发募资金额达到64.47亿元,但最低的读客文化仅有0.62亿元,创下了年内首发募资金额的最低纪录。 与此同时,在7月首发上市的48家公司中,有32家实际募资额低于预计募资额,比例达到近7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募不满”的公司全部来自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和科创板。 而从首发上市企业的发行市盈率(摊薄,下同)来看,7月份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3.03倍,创下年内新低,其最低的发行市盈率为13.06倍,是来自文化传媒业的读客文化,最高的发行市盈率为48.77倍,是来自通用设备制造业的科德数控。 尽管平均发行市盈率进一步走低,但是,从新股上市首日表现来看,首日涨幅最高的读客文化,上涨幅度为创纪录的超18倍,最低的浙版传媒涨幅也有43.97%;而在48家首发上市企业中,首日涨幅超100%的企业有33家,占比近7成。也就是说,“打新”市场仍有非常好的收益回报。 此外,以8月2日收盘价为标准,今年以来首发上市的公司中,已有19家公司股价已跌破发行价,这一数据较6月初和7月初进一步有所扩大。 从板块分布来看,来自主板市场的有12家,占比超6成,而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分别仅有1家和6家。从行业分布来看,破发的公司主要来自于工程建设、畜牧业、园林工程、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 为何IPO募资“募不满”的主要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但是上市后破发的却更多来自于主板市场的公司呢? “这是个定价的问题,科创板和创业板是市场化询价发行,在当前的买方市场及规则偏向买方的情况下,发行价被压低了,所以上市后涨幅就高;而主板市场的发行价没有市场化,规则上也没有偏向买方,所以涨幅就会有限,甚至后续会破发。”资深投行人士王冀跃表示。 7月监管关键词: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还是一个特殊的时点。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到今年7月,已走过两个年头。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日,总共已有320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首发募资净额合计超过3600亿元,科创板公司的市值总和也达到了约5万亿元。 而在科创板运行的这两年间,也是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IPO市场,今年以来,有关IPO严监管的趋势也不断显现,在制度化监管趋严的同时,还加强了现场检查的监管手段。 7月4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披露了新一轮19家现场检查的IPO企业名单。上述19家被抽查公司中,目前已有上海卡恩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醉清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邦科技股份公司选择了终止(撤回)。 7月30日,深圳证监局对辖区内证券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保荐业务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检查分为行业自查和证监局的现场检查两个阶段,分别在8月份和9至10月份间进行。 按照上述《通知》,检查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保荐代表人尽职履责情况和尽职调查的充分性;二是内控机制的有效性,质控、内核等内控机制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对团队业务的管控是否到位,激励机制是否合理;四是利用其他中介机构工作成果,是否做到审慎核查、合理利用。 作为IPO市场的“看门人”,中介机构正是前一阶段严监管的重点对象,此轮检查也正是监管层这一态度的进一步落地。 此外,由于读客文化发行价仅为1.55元/股,但在上市首日录得逾18倍的股价涨幅,引发市场对IPO询价制度合理性的讨论。某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注册制发行阶段被400多家询价机构“主宰”了,机构抱团压低价格。 而《中国证券报》在7月27日的报道则透露,监管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方案,一方面,完善股票发行定价、承销配售等相关制度规则,优化报价流程,平衡好发行人、承销机构、报价机构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推动市场化发行机制更有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报价机构监管,重点加大对串价等干扰发行定价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出清不专业、不负责任的机构,督促报价机构完善内控机制。
老铺黄金 丁点儿股份 垦丰种业 赛赫智能 华卓精科 影石创新 海和药物 严监管 云从科技 安路科技 大全能源 读客文化 每经IPO月报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