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监管方向渐明 科技公司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5-13 19:47:58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自2月18日创出11001.78点的高位后,囊括中国主要科技股的恒生科技指数便一路掉头向下,如今已跌破8000点,累计回撤幅度接近30%,而快手、众安在线、万国数据等成分股跌幅更为严重。同一时段,美股科技股也迎来调整,特斯拉下跌超过20%,奈飞跌幅超过10%。

科技股下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疫苗接种快速推进带来的经济重新开放预期,刺激无风险收益率走高,分红较少的科技股的折现价值随之下降,而其对利率变动极为敏感。同时,疫情期间科技股受益于线上活动的大幅增长,估值被抬升至历史高位,本身就有调整压力,而一些个股重要股东的减持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压力。此外,自去年以来,全球科技公司尤其是平台型企业普遍面临越来越大的反垄断监管压力,相关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这一点,在港股科技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今年以来,反垄断的雷霆监管手段密集落地,遍及电商、互联网金融、外卖、快递、网约车等行业,投资者由此产生担忧不难理解——在此之前,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对的是极为宽松的外部环境,短时间内新增的外部强力约束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当“二选一”“数据过度采集”“未申报实施集中”等惯有的发展模式无法重复,市场对其增长空间、增长速度等与估值相关的核心变量不得不重新进行计量。

但说到底,监管的思路,并不在于限制相关企业的发展,而是纠偏“无序发展”,确保不同的市场主体有公平的发展机会;监管的具体措施,大多数属于小金额“提醒式”的处罚,即便力度重一些的,也都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

所以,尽管监管环境有变化,但科技股向上增长的趋势并不会被扭转,而只是来到了一个新起点:一是,当企业处在一个有序的市场,所有企业都只能遵循以更高效率赢得客户的传统商业逻辑,而不是依靠垄断优势攫取其他商家或者消费者的福利获得超额利润,如此整个市场的效率也将得到优化,不同的企业也可以从更大规模的市场中获益;二是,反垄断并不意味着大型企业一定受损,当各种“偏门”被堵,意味着竞争对手也无法通过这些手段获得逆袭的机会,当恶性竞争减少,更多资源可以投入到经营效率的提升上来,而更高的效率意味着有更宽的护城河,其市场地位可能更为稳固,只是对投资者来说,这需要更多的耐心;第三,数字化的大趋势没有变化,科技企业仍是最主要的受益主体,尤其是在产业竞争层面,大型科技企业仍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既然向上成长的逻辑不变,那科技板块的调整也就不太可能是趋势逆转的一部分。最近,一些资金开始回流,比如南向资金从大规模净流出重归净流入,还有刚刚获批的6只恒生科技ETF已经进入募集期,其最终募集情况可以作为市场风向的重要参考。

监管方向逐渐明朗,科技公司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