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原创

每经网首页 > 原创 > 正文

车展对话丨零跑计划下半年提交IPO文件 吴保军:2025年销量达60万辆是保守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22 20:53:55

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我们目前的规划是,T03按照5万辆的目标努力迈进,C11四季度正式交付,目标是想突破1万辆。整体来看,零跑2021年的销量目标是超过6万辆。”在2021上海车展期间,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零跑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中不仅发布了C11性能款、2021款零跑T03等新车,还推出了全新品牌战略“LIMES”(Leap Intelligent Movement Eco-Society)——“智慧零跑生态社区”,以期吸引更多消费者。

在吴保军看来,相比2021年挑战6万辆的销售目标,其更期待零跑年销量能够达到20万辆。“销量从6万辆到20万辆是一个台阶,取决于公司从一般的生产方式转为规模化生产方式的效率是否能够胜过传统企业。而当销量超过20万辆后,则需要考虑在高技术状态下降低成本,追求最高性价比。”吴保军说。

5年内销量要翻60倍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零跑共交付新车3139辆,与其6万辆的销量目标仍有不小差距。“一季度交付量比较少主要是因为从去年11月开始,我们遭遇了动力电池供应不足的问题。目前零跑已经收到了3000多辆T03的订单,但是只交付了2000辆左右。”吴保军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摆脱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带来的困扰,零跑目前在与多家动力电池供应商接洽相关事宜。而本届上海车展上市的2021款零跑T03就搭载了来自多家动力电池供应商提供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据悉,C11已于今年第一季度完成OTS整车(工装车)下线,其中豪华版和尊享版车型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而据吴保军透露,零跑C11截至目前累计订单约4707辆。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在2020年底发表的内部公开信中,提出了零跑未来发展的目标——零跑要在2023年进入新势力TOP 3,2025年要获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10%的市场份额。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按照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3000万的体量,零跑在2025年的销量约为60万辆。

在2020年,零跑全年销量为1.14万辆,这意味着零跑5年内销量要翻60倍。对此,吴保军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爆发,60万辆仍是较为保守的目标。据了解,零跑内部将销量目标进行了细分,2021年销量目标是超过6万辆,2022年和2023年的销量目标则分别为20万辆和40万辆。

计划今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

提升销量之外,零跑2021年另外一个重任是推进上市。“零跑汽车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创板实现上市,且IPO前还会进行一轮融资。”去年广州车展期间,吴保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资本市场对于新造车企业的认知趋于理性。今年春节过后,特斯拉(TSLA)、小鹏汽车(XPEV)、理想汽车(LI)等公司股价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同时,从去年年底开始,科创板的审核也在趋严,监管层正在从源头上把控上市公司的质量。

“我认为大方向是不变的,国家肯定还是鼓励科技型企业能够对接资本市场的。最新赴科创板上市的政策里特别提到,一个是愈发强调很强的科技属性,另外一个就是强调终端市场竞争力。对于这两条要求,零跑都是完全符合的,尤其是硬科技这一条。当然竞争力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向上。”零跑科技副总裁敬华说。

零跑科技副总裁敬华(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今年1月底,零跑公布了B轮融资情况,总计融资金额43亿元,超募逾10亿元。对此,敬华告诉记者:“投资人对我们的科研、自研的能力还是认可的。同时对我们后续的产品规划,比如C平台每年1~2款新车也都是认可的。”

记者了解到,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于日前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国信证券。零跑方面透露,国信证券是零跑员工持股计划的受托方,零跑正在和员工进行更深层次的捆绑,而这被外界认为是零跑正在加速推进上市进程。

“资本市场方面的工作要和销售产品上市的节奏匹配起来。因为对于企业内部来讲,上市是和资本市场直接对接,而外部来讲,上市有利于品牌更好的宣传。所以,零跑会结合产品上市销售的情况,以及资本大环境的情况,做一个平衡。”敬华透露,零跑仍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