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25 11:45:11
每经编辑|彭水萍
据央视新闻,日前,深圳市妇联、公安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国首个指导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建立防治性骚扰工作机制的制度性文件《深圳市防治性骚扰行为指南》,首次明确了性骚扰行为的构成要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类型,并详列了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十多种具体表现形式。《指南》也规定,基于双方自愿的交往和约会、不经意的偶然身体接触、偶然或孤立的性语言以及其他社会和文化上可接受的言语或行为不构成性骚扰。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从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该《指南》创设了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防治性骚扰工作机制。要求设立防治性骚扰责任部门、制定防治性骚扰制度、开展防治性骚扰的宣传培训以及受理性骚扰申诉、举报和处置。同时也创设了咨询与投诉处理程序。规定咨询的专业内容,建立了约见、回应、调查、反馈、调解、处置、告知等具体流程规范。
据广州日报,《指南》具有创新性、联动性、可操作性,并体现了人文关怀。其中:
——创新性,一是首次明确了性骚扰行为的三个构成要件、二种主要类型、以及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10多种具体表现形式;二是首创了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防治性骚扰工作机制,要求设立防治性骚扰责任部门、制定防治性骚扰制度、开展防治性骚扰的宣传培训以及受理性骚扰申诉、举报和处置;三是创设了咨询与投诉处理程序,规定咨询的专业内容,建立了约见、回应、调查、反馈、调解、处置、告知等具体流程规范。
——联动性。一是《指南》由九个职能部门联合印发,有利于形成共治共建共享工作格局;二是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如规定公安部门承担受理举报、依法处置等职责,人民法院要设置独立案由受理性骚扰诉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资委、市场监管局要具体指导机关、企业等单位建立防治性骚扰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要承担学校、培训机构建立防治机制,并将性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等职责内容。
——可操作性。一是明确了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建立防治性骚扰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公开承诺、内部投诉程序以及调职、降职、开除、列入黑名单等惩戒措施,同时还明确禁止报复措施;二是细化投诉处理制度。规定了7种投诉处理方式,比如约见投诉人要采取个别、分别的保密方式进行,双方当事人为上下级或师生等从属关系的,不适用调解等等;三是具体规定了宣传教育形式。如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应在明显的地方张贴“禁止性骚扰”标识,公布性骚扰投诉处理热线电话;四是营造防范性骚扰环境。如工作学习场所应尽量公开透明,减少封闭性设计与装修;五是提供了防治性骚扰的制度样本,包括制度宣示、性骚扰投诉处理程序、其他补救措施等内容。
——重视人文关怀。一是注重投诉人心理需求。规定相关单位的防治性骚扰责任部门组成人员要有性别比例,避免投诉或举报人难以启齿的情形。二是提供投诉便利。规定相关单位要设置热线电话、专用信箱、电子邮箱等,并告知所有相关人员。三是明确保密要求。规定性骚扰案件的投诉、调查、调解程序属不公开程序,经办人员不得对外公开相关信息。四是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规定当事人是未成年人的,应由其监护人陪同。
深圳地铁集团称,近年来,国内女性在地铁上遭受性骚扰的事件时有发生。《指南》的出台为遏制性骚扰提供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路径和依据,非常及时。该集团将利用地铁官方微信、微博、抖音、APP等新媒体和全网车站及列车电视、LED屏、灯箱广告等终端平台,多种形式、多时段滚动宣传《指南》,对女性乘客形成提醒,对性骚扰者形成震慑。
当性骚扰等违法行为发生时,将鼓励被侵害人和社会公众勇敢发声制止,及时报案,共同抵制性骚扰行为。同时,加强与公交分局的共建,形成车站、运管办与驻站民警多方联动的机制,保障乘客安全。
深圳巴士集团表示,将建立性骚扰投诉举报机制,如员工在工作场所中遭受性骚扰,可通过集团工会、EAP心理热线进行举报,工会将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情况下,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置,同时加强心理疏导等人文关怀。
在公交车内发现有疑似性骚扰行为,司乘人员将积极提醒乘客防范制止。如有乘客发出求助,司乘人员将适时启动车载一键报警装置,配合警方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此外,定期开展防治性骚扰教育培训,为员工发放相关法律书籍。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广州日报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