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14 20:52:43
每经编辑|彭水萍
据央视新闻,记者今天(1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企业守信承诺座谈会上获悉,市场监管总局推进企业年报和信息公示,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强化失信约束和联合惩戒。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加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截至2020年底,经营异常名录实有企业664.86万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实有企业98.24万户。市场监管总局参与签署了45个联合惩戒备忘录,涉及税收征管、上市公司、法院执行等众多领域;配合最高人民法院限制“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务54.35万人次,失信联合惩戒的成效日益显现。
市场监管总局正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全面修订,总局层面的信用修复制度也即将出台。据了解,河南、江苏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已先行探索信用修复制度,据统计,目前各地已累计修复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信息44.2万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881.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104.7万条,支持企业主动纠错,帮助企业重塑信用。
另据法治日报2月27日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公布《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3月12日。
《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对于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行政裁决,且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制度。一旦被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企业,将“享受”以下待遇: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审查登记注册、备案和行政许可、资质、资格时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相关规定,实施相应的任职资格限制或者行业禁入措施;不得适用告知承诺等基于企业诚信的便利措施;不得授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荣誉称号、表彰奖励;不得委托其承担政府采购项目;等等。业内认为,此举“堪称最严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法治日报
封面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