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文化热点

每经网首页 > 新文化热点 > 正文

2021市场规模预计破百亿 中消协点名盲盒消费四大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1-27 17:43:52

中消协指出了盲盒市场的四大问题,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

每经记者|许恋恋    每经编辑|董兴生    

1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盲盒消费,指出消费者不应过分沉迷,这一消息引起行业关注。中消协指出,在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等等。

盲盒的火爆背后离不开行业头部公司泡泡玛特旗下IP的助推。202012月,泡泡玛特上市,市值超过千亿。随着行业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公司欲进入潮玩领域分一杯羹。不仅有名创优品、星巴克等知名大品牌,还有十二栋文化、52TOYS也将目光聚焦潮玩。

泡泡玛特实体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温梦华 摄

行业头部公司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回应每经记者称,近年来,常见的盲盒、福袋、闷包等营销手段逐渐被大众接受,但确实也被一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该人士表示我们欢迎监管,监管的目的不是扼杀行业,而是为了促进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盲盒火爆背后的乱象,中消协指出四大问题

盲盒就是在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抽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这种类似于抽奖的营销策略极易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由于各行各业商家都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都希望来分一杯羹,除最初的玩具外,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消费市场上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

中消协指出了盲盒市场的四大问题,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

这类营销手段促使很多消费者醉心于享受拆盲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引发消费者冲动购买,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中消协举例称,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为盲盒上瘾,有的甚至为了抽中隐藏款而直接端箱

中消协列举了几个案例,202010月,一位家长在受到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刚上高中的女儿买了很多盲盒,主要就是为了抽中一个隐藏款在同学面前显摆,每年的5000多元押岁钱和零花钱几乎全部用于购买盲盒,但是玩了两年多却一个系列也没集齐。

又如,一位盲盒爱好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她从2019年初开始购买盲盒,截至202011月,一共购买了300多个盲盒,其中有8个更是单价接近千元。此外,还有玩家为了抽中某款单价约999元的限量版玩偶,一次性买了500只盲盒,单次消费高达3万多元。此外,还衍生出了炒盲盒的二手交易市场,一些隐藏款等稀有盲盒玩具被炒到上千元的高价。

有企业在盲盒里直接放入现金、钻石或者其他贵金属,这种做法已经严重偏离了正常的营销做法,也确实需要监管机构及时介入,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查处不规范的营销行为。一位资深行业从业者告诉每经记者,消费者也应该理性认识到自己购买的是IP玩具而非盲盒这种形式,不要本末倒置。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盲盒市场规模破百亿,行业尚不规范

需要清醒认识到,盲盒市场和潮玩市场并非一个概念,盲盒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一种玩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盲盒市场迅速崛起。泡泡玛特有调查显示,国内盲盒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将突破百亿。 

中消协认为,当前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做是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潮玩爱好者供图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要认识到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认清并防范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拆开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预期而惊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预期而失望,不能只抱着投机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购买盲盒,不应过分沉迷,切勿跟风与攀比,要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多一分理智和冷静,少一分盲目与冲动。

将盲盒推向大众的主要推手泡泡玛特此前也曾遭遇过一些质疑,比如成瘾赌博心理等,当时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回应称,多数用户买潮玩应该更多的是在购买一份小确幸和满足感。王宁说,个别极端案例总是更容易被放大。他也认为,盲盒确实是泡泡玛特很重要的产品形式我们把它在国内带火了,但因此说泡泡玛特就是一家盲盒公司显然有失偏颇。盲盒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销售形式。

王宁也认为,潮流玩具还是一个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产业。盲盒这种销售形式可能会容易被误解和放大,也不排除将来这类形式被滥用,为了避免整个行业被污名化,泡泡玛特愿意配合各方监管让行业更加健康有序。

针对中消协点名盲盒,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回应每经记者称,近年来,常见的盲盒、福袋、闷包等营销手段逐渐被大众接受,但确实也被一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该人士表示我们欢迎监管,监管的目的不是扼杀行业,而是为了促进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消协 盲盒 泡泡玛特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