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每经专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未来两三个月是新冠控制关键时期,中国结构生物学世界领先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1-03 10:40:34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梁宏亮    

7378821759429864448.jpeg

2020年注定因其不平凡而载入史册。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触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格局深刻调整。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又为人们带来新的机遇。

回顾2020年,面向2021,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变革,全世界应怎样团结协作、共克时艰,在危机中辨析新机,于变革中开拓新局。

身处科学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深度影响未来发展的今天,我们不禁想要探求:怎样才能进一步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021年初之际,每日经济新闻重磅推出“巅峰对话:瞰见2021”系列策划。在第一季,每日经济新闻每经商学院将独家对话六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世界经济前瞻、科技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度探讨。

本期,我们带来的是对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iithrich)教授的独家专访。

8875265930494109696.jpeg

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iithrich)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理性主义与科学精神是否陷入了某种衰退?又如何看待中国科技的发展?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iithrich)在瑞士的家中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他眼中动荡不安的2020年和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观察。

作为世界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指导委员会成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同时还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特聘教授。

6808455813515578368.png

“未来将与新冠长期共存”

6808455813515578368.png

当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趋势似乎愈演愈烈,“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疫苗可以成功推广并起作用的话,世界将很快回到正轨。”维特里希向记者表示。

某种程度上,比病毒破坏力还要巨大的是忽视防疫过程中的科学精神,这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

维特里希表示,如果有更多人可以尽早掌握病毒传播的知识,尽早采取有效的防控办法,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糟糕的局面。“我感到非常失望。我们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可以拯救那些重症患者的治疗办法。”他向记者表达了疫情爆发以来的无奈与失望。

事实上,因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维特里希自去年1月起就没见过自己上海的团队了,他与实验室成员只能通过邮件交流,了解研究进展。维特里希向记者表示:“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就我所在的领域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困难的时期继续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未来人类将长期与新冠病毒共存,就像与艾滋病病毒(HIV)一样。我们如何处理此次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余殃将直接关系到未来3到5年的科技发展趋势。”维特里希告诉记者,“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科学精神以及科研的冲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领域的合作。”

6808455813515578368.png

“中国结构生物学世界领先”

6808455813515578368.png

作为首批来中国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之一,库尔特·维特里希长期关注并投身于中国的科研事业,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1983年,维特里希来到上海,与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IUPAB)的中国代表进行了会面。当时,他正担任联合会的秘书长,在他的帮助下,中国成功加入联合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加入具有极高国际影响力的科学联合会。

维特里希告诉记者:“我在第一次到访中国的时候,中国的现代科研体系还非常的薄弱。只有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科技才开始突飞猛进,最近10年尤其明显。”

2013年,维特里希担任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特聘教授,并推动上海科技大学创建起首个核磁共振实验室,引入国际先进的核磁19F标记技术、蛋白质膜上标记技术等。由他领衔的课题组和核磁共振研究团队令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迅速跻身国际前列。维特里希先后荣获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上海白玉兰纪念奖,在他看来,“中国科研环境正越来越好,选择的天平不断向这里倾斜。”

维特里希介绍到:“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我们开展了国际上极具挑战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动态特性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我在上海工作了7年多,见证了中国科研的飞速成长。目前,中国在科研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政策支持,拥有全球最大的人才储备规模,科研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我认为中国必须延续这种势头,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他向记者分享了对中国科研的观察。

6808455813515578368.png

“基础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6808455813515578368.png

纵观世界近代历史,欧美国家的迅速崛起无不与其基础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关。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活力。某种程度上,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基础科学的竞争。

虽然过去20多年,中国的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迅速攀升,但与科技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其中在我国的研发经费里面,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偏低,长期徘徊在5%的水平。与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处于先发位置的日本、德国等国相比,中国的科研始终存在基础研究及原始创新薄弱,一些关键技术亟需突破等问题。

维特里希向记者表示:“毫无疑问,中国应该持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要建立起一种科技创新的“传统”,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大量施展拳脚的机会,为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学者构建起更加适宜的科研环境。”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国载人飞船、月球探测、量子通信等科技成果的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推动“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转变。

6736993340542611456.jpeg

记者手记

越是动荡不安的局势,越是需要科学精神与理性主义,越是需要坚持不懈,负重前行,才能迎来曙光的黎明。

尽管年事已高,维特里希教授从未停歇过对科研的探索,仍在带领团队不断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他在瑞士家中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持健康,继续分享我的思想观点,指导年轻科学家,为促进世界科技进步继续做出贡献。”从他的言谈中依旧可以感受到他对科研的热爱和对这个世界的关切。

在对话的过程中,我眼前这位82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兴奋地向我分享起他年轻时的足球梦想,他是如何在新西兰赢得海钓的冠军,而他当年所在的海钓俱乐部海明威也曾参加过。他还向记者打趣道,“如果我每个学生英语都有这样好的话,我可以活得更久。”

虽远隔重洋,记者仍可以感受到这位科学巨擘的好奇心与梦想,而这正是支撑他在艰难的环境下不懈求索的力量所在。随着对话进入尾声,维特里希教授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吾辈深知,每当寒冷的冬夜降临,便是人类群星闪耀之时。

注:本文采访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

记者:谢陶

编辑:梁宏亮

视觉:刘彦青

排版:王思雨 牟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