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疫情后医药零售“新竞赛”:龙头加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未来比拼单店运营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2-13 22:37:53

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上半年影响了各行各业,与餐饮、商超、影院等消费终端有些不同的是,零售药店在疫情下成为“抗疫”的战场之一。很多顾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从药店购买口罩、手套等防疫用品和常备药物,慢性病患者也因医院关门转道零售药店购药。

另一边的资本市场,也对医药零售板块表现出空前热情。近日,健之佳、京东健康接连登陆资本市场,已上市的医药零售概念股也在今年涨幅跑赢大盘。随着消费者的购药习惯在疫情防控期间被再造,医药新零售的“竞赛”也已开启——无论是传统的线下零售巨头还是互联网色彩浓烈的医药电商,都在IT技术下加大跑马圈地。

业内专家预计,数字化转型将对整个医药零售行业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资本介入、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网售处方药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头部企业会利用现有的资源、资金和人脉优势加速跑马圈地,医药零售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分化更加明显。

传统头部企业扩张明显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业绩有所波动,医药零售头部企业仍在按原计划进行开店扩张。

今年上半年4家A股连锁药店上市公司门店数量均超过5000。截至2020年上半年,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拥有门店数量分别达到6683家、5801家、5212家、5137家。其中,一心堂新开业门店数量达535家、老百姓新增门店512家、大参林新增门店456家、益丰药房新增门店422家。

在4家A股上市公司中,益丰药房也因盈利模式清晰、扩张快、净利润年均增速超过30%,备受机构看好。上市5年来,益丰药房营收和净利润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5.74%、31%。5年时间能维持如此高增速,38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不足10家。得益于出色的业绩支撑,益丰药房股价今年涨幅超过87%。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药店行业的连锁率正在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底,连锁率高达52.37%,相比2014年提升15.8%。而从集中度来看,美国零售药房三大巨头市场占比达90%,日本前10家占比70%,而国内前10家仅占20%。

业内达成共识,中国零售药店市场在数量上已经趋于饱和,连锁化、高行业集中度是行业发展的趋势,门店扩张是应对行业竞争、巩固区域布局的必然选择,且有利于增强公司竞价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益丰药房高管谈到行业趋势时也曾提到,益丰药房具备快速高效的连锁复制和行业整合能力,近年来通过区域聚焦和稳健扩张的发展战略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国内的市场整合还在路上,行业集中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对于行业趋势,招商银行发表报告指出,近期,互联网+医保、执业药师差异化配备要求、药品零售连锁新附录、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有望规范行业经营发展,提高药店行业在慢病管理、门诊统筹场景下的处方外流承接能力,加速连锁化率与集中度提升。现阶段,一级市场并购价格从2018年的1.0~1.5倍回归至当前的0.5~1倍,新一轮并购潮和上市潮隐现。

在东方证券看来,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头部集中趋势愈发明显,2011~2018年,CR10由11.94%快速上升至20.65%;在经营层面,零售药店品牌效应的范围一般在市级,规模效应的范围一般在省级,因而区域聚焦战略保证了零售药店对供应商与消费者的双向议价能力。

零售药店赛道备受资本关注

从二级市场看,今年4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在今年都有不俗表现,截至12月9日,合计市值超过1600亿元。与此同时,行业内也有越来越多具备规模的连锁药店积极布局上市。

近日,医药零售领域接连有资本大戏上演,先是云南知名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健之佳登陆A股,以12月9日收盘价计算,市值超过80亿元。与此同时,互联网基因出生的京东健康也于近期挂牌港交所,市值已超过3500亿港元。除此以外,湖南养天和、山东漱玉平民近期公布了招股书,而甘肃众友也通过资本并购,成为美尔雅的上市子公司。

另一边资本也在这条赛道频频加码。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高瓴资本旗下的高济医疗异军突起,强势入场药房并购圈,入驻重庆万和、成都东升、广东邦建、河北狮城百姓、四川杏林、西安怡康等多家连锁药店,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连锁药企。

连锁药店为何都希望与资本接轨,上市又能为他们带来哪些变化?

首先上市满足了连锁药房的融资需求。比如健之佳本次上市募集资金9.6亿元,几乎相当于其2019年收入的1/3。其次,企业获得更多融资输血后更有利于新建门店和并购,而这是所有连锁零售药店扩张的最主要方式。据了解,健之佳计划投入1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门店扩张,新开门店建设项目拟3年内在云南、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建设标准连锁药店1050家。

那么,连锁零售药店的净利率比药品、器械都低,但资本为何频频加码并认可这一商业模式?

从益丰药房上市五年的成长模式作为分析样本。第一是模式可标准化复制,有利于快速扩张,持续扩张又能为上市公司带来实质的体量、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益丰药房成立三年后便向省外扩张,如今已在中南、华东、华南、华北市场建立优势。2019年年报可以看出,益丰药房在省外市场的增速比较理想,华东地区收入已超过大本营中南地区,华北地区同比增幅超过200%。

第二,连锁药店新开或并购的门店在短期内能被吸收和消化,规模化能提升单店平效,提升这些新增店铺的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并降低单店运营成本。2015年至2019年,益丰药房公司门店年复合增长率达45.34%。

第三,处方外流已经成为药品行业内的一种趋势,而带量采购又驱动慢病处方流出。长远看来,处方外流将对药店行业影响深远,未来处方外流规模超千亿,零售市场有望长期受益。

对比国外情况,从集中度来看,美国零售药房三大巨头市场占比达90%,日本前10家占比70%,而国内前10家仅占20%,明显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从美国零售药店发展轨迹看,行业整合过程中,龙头企业受益最大。这也使得资本接连涌入零售药店的赛道。

疫情后更比拼单店运营能力

疫情中,药店作为供应防护用品的重要窗口担起重任,疫情过后,整个行业也会迎来变革,比如购买药品的频率由少变多、购药方式由线下变成线上。

“中康CMH”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医药电商业务量剧增。1月20日~1月27日,京东大药房感冒灵颗粒、板蓝根等感冒退热药品销售量同比增长5.5倍;京东到家在“除夕”到年初三期间,医药产品同比增长430%。

与此同时,1月20日~1月29日,阿里健康平台线上交易数据也出现了高峰,而2019年同期阶段却是低谷。数据显示,高峰时期阿里健康平台日均交易额达到1.25亿元,相较于疫情暴发前的2519万元,日均交易额涨幅达到396.8%。

另一方面,慢病患者的用药市场也在疫情下被放大,很多特慢病患者逐渐在线上满足购药需求。

这些变化对于零售药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零售药店属于服务行业,从消费者的诉求考虑,他们希望享受价格更便宜、配送速度更快的药品服务,这就使得药店的O2O模式得到充分利用。

早在2013年,益丰药房便开启医药电商业务。2016年,公司成立电商事业群,并下设B2C、O2O、CRM、电商技术等电商事业部,以CRM和大数据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医药新零售业务。

公司通过建设O2O健康云服务平台,满足会员的在线健康咨询、轻问诊、慢病管理、病友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同时方便精准服务与健康管理。目前,益丰药房拥有O2O线上门店超过3000家,覆盖了公司线下所有主要城市。

当资本的潮水逐渐退去,药品零售领域强者愈强的趋势逐渐清晰。让众多零售药店虎视眈眈的,是将被淘汰的中小药店留下的市场份额。

回归到竞争上,则更考验整个药店的供应链、数据化以及单店运营能力。过去几年,在线上电商的大趋势下,药店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该模式,这也对药店的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人员的服务能力、专业水平均是未来长期稳健成长的重要因素。

从益丰药房来看,目前正围绕两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一是有基于大数据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二是能够提供更专业、更温暖的人工服务,继而围绕这两方面匹配组织形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及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组织外加服务文化的组织。

据益丰药房介绍,公司建立了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并与外部先进的国际软件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切合公司实际运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

具体形式上,通过益丰健康APP、小程序、微信商城、微信公众号、会员精准营销等地运用,为线下门店带来持续增量的订单和客流;通过建设互联网医院、处方中台、远程问诊、预付卡等便捷服务,实现用户的黏性与企业品牌的提升。

在对内的数字化提升上,通过对公司主数据治理、建立OpenX快速开发平台和DEVOPS系统,对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与梳理,实现公司业务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供应商协同系统、SAP的ERP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和WCS仓库控制系统、自动化物流设备以及移动门店管理益店掌系统,打造了从上游供应商到门店的高效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商智能订货,门店智能补货,大大降低了员工的专业性要求及工作量,公司业务运作和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