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四个东移”之下中国企业家要上升为全球性企业家(附演讲全文)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27 16:01:32

每经记者 张海妮 每经编辑 杜宇

11月2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峰会邀请超过400+家优秀上市公司、高成长公司、证券基金机构高管及国内外顶尖经济学者、投资大佬齐聚一堂,以新的发展视角,围绕双循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机遇、“十四五”时期中国各领域规划热点话题,剖析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把脉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宏观论坛上,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发表了题为《双循环经济新发展格局给企业发展带来历史新机遇》的主旨视频演讲。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提出,现在“四个东移”已经出现了。“四个东移”会带来更多的大型商务活动、专业活动以及学术活动。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遇。

此外,还有理念的问题。中国企业家以前是站在国内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后要看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怎么进行搭配,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把全球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技术、人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配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 摄

以下为魏建国演讲实录:

现场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魏建国。按原计划我应该到深圳来参加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但是今天由于突发事件我来不到深圳,只好通过视频来跟大家分享。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主题是双循环经济格局,将给广大中国企业家带来历史性的新机遇。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未来也有可能上升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于这样一个经济体,非常重要的就是充满活力的细胞。中国能够通过双循环得到哪些历史性的机遇呢?大家看到中国的企业家,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我们整个产业的供应链,而且通过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勤奋、苦干,突出表现在创新方面,通过这些优秀的品质成长为中国本土的企业家。但是仅仅是中国本土企业家,现在看来已经不够了,所以说双循环的新的经济格局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历史机遇就是将使一大批——成千成万的中国企业家上升为全球性的、国际性的企业家,这一点我相信有很多同志会同意我的意见,这个判断基于下边的理由。

大家看到双循环的经济格局提出以后,有很多的解释。我认为有几种误判需要我们清晰地认识到。

有一些人认为,双循环经济格局是因为我们在疫情当中,我们的一些关键的技术、核心的零部件,包括芯片,包括一些成套设备被别人卡脖子了,因此我们现在国内的一些产业链、供应链就中断了,采取这个措施就是临时性的应对措施。不是!我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经济发展整体的重大决策,它可以管我们中国经济20年到30年,它是我们下一个经济发展的一条总路线,所以这个误区大家一定要搞懂。

双循环经济格局会对我们整体的、新的全球化出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家看到疫情当中反对全球化的回头浪,即使是疫情过后仍然会有一段时间,有人说多长,我估计短则两三年,长也要四五年了,认为本国经济产业整个空心化,失业人口增加,包括一些收入差距加大,整个的商品费用提高,都归罪于全球化。其实,应该看到全球化使每个国家的边际效应发挥得很好,过去美国提出全球化,美国是最大受益者,而恰恰相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贸易的受害者,所以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应该看到,那个时候全球化发展蓬勃,各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给各国都带来了好处。

如果要说全球化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与时俱进不足,而不能“把全球化当做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这是不对的。新的全球化必定会在疫情过后出现,这个全球化会更加包容、更加平和、更加合作、更加共赢、更加双方、多方互益的,是平衡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 摄

这个全球化不像以前仅仅是经济、贸易、投资、金融,这个全球化是一个以数字经济、云计算、5G、机器人带来的进步,这个进步比原来的多了很多,我们中国的企业家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要尽快抓住这个机遇。

很多人跟我说你所讲的疫情过后出现四个“东移”,现在疫情没有过去,四个“东移”就已经出现了。确实这四个“东移”就是疫情过后大批的现代技术高端服务业将东移来华。比如说石油在中国广东260吨的乙烯生产,这个是全球最大的。比如德国的巴斯夫,它是以机器化工闻名的,它在本部建立了第一个发展基地,第二个建在了中国,也是投资100多亿。还有特斯拉,我的欧洲朋友告诉我,特斯拉已经把4000辆车发往了欧洲,也就是未来奥地利、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国家都会收到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还有大众、华晨宝马,日本、韩国的投资都在加大。

第二个“东移”很明显,那就是技术东移,随着机器制造、现代服务业东移。

接下来是资本和人才。有消息报道现在很多日本青年想到中国来创业,还有一些世界级企业,纷纷在中国创办公司。

随着这四个“东移”,它还会带来更多的大型的商务活动,大型的一些专业活动、学术活动,还会带来大家都看到的我们的时尚、文体、会展,中国企业家在这个时候怎么从原来的基础上,从中国本土企业的视野上升到全球视野,以后你在中国展览,那就是在国际展览。

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机遇,我觉得要非常重视这个机遇,那就是理念。我们中国企业家经常站在中国这个角度、中国方位、中国市场考虑这个问题,以后我们要看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全球生产要素,也就是土地、资本、技术、人力还有我们的高科技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配置。谢谢大家。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张海妮每经编辑杜宇 11月2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峰会邀请超过400+家优秀上市公司、高成长公司、证券基金机构高管及国内外顶尖经济学者、投资大佬齐聚一堂,以新的发展视角,围绕双循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机遇、“十四五”时期中国各领域规划热点话题,剖析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把脉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宏观论坛上,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发表了题为《双循环经济新发展格局给企业发展带来历史新机遇》的主旨视频演讲。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提出,现在“四个东移”已经出现了。“四个东移”会带来更多的大型商务活动、专业活动以及学术活动。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遇。 此外,还有理念的问题。中国企业家以前是站在国内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后要看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怎么进行搭配,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把全球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技术、人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配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 以下为魏建国演讲实录: 现场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魏建国。按原计划我应该到深圳来参加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但是今天由于突发事件我来不到深圳,只好通过视频来跟大家分享。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主题是双循环经济格局,将给广大中国企业家带来历史性的新机遇。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未来也有可能上升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于这样一个经济体,非常重要的就是充满活力的细胞。中国能够通过双循环得到哪些历史性的机遇呢?大家看到中国的企业家,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我们整个产业的供应链,而且通过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勤奋、苦干,突出表现在创新方面,通过这些优秀的品质成长为中国本土的企业家。但是仅仅是中国本土企业家,现在看来已经不够了,所以说双循环的新的经济格局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历史机遇就是将使一大批——成千成万的中国企业家上升为全球性的、国际性的企业家,这一点我相信有很多同志会同意我的意见,这个判断基于下边的理由。 大家看到双循环的经济格局提出以后,有很多的解释。我认为有几种误判需要我们清晰地认识到。 有一些人认为,双循环经济格局是因为我们在疫情当中,我们的一些关键的技术、核心的零部件,包括芯片,包括一些成套设备被别人卡脖子了,因此我们现在国内的一些产业链、供应链就中断了,采取这个措施就是临时性的应对措施。不是!我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经济发展整体的重大决策,它可以管我们中国经济20年到30年,它是我们下一个经济发展的一条总路线,所以这个误区大家一定要搞懂。 双循环经济格局会对我们整体的、新的全球化出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家看到疫情当中反对全球化的回头浪,即使是疫情过后仍然会有一段时间,有人说多长,我估计短则两三年,长也要四五年了,认为本国经济产业整个空心化,失业人口增加,包括一些收入差距加大,整个的商品费用提高,都归罪于全球化。其实,应该看到全球化使每个国家的边际效应发挥得很好,过去美国提出全球化,美国是最大受益者,而恰恰相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贸易的受害者,所以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应该看到,那个时候全球化发展蓬勃,各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给各国都带来了好处。 如果要说全球化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与时俱进不足,而不能“把全球化当做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这是不对的。新的全球化必定会在疫情过后出现,这个全球化会更加包容、更加平和、更加合作、更加共赢、更加双方、多方互益的,是平衡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 这个全球化不像以前仅仅是经济、贸易、投资、金融,这个全球化是一个以数字经济、云计算、5G、机器人带来的进步,这个进步比原来的多了很多,我们中国的企业家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要尽快抓住这个机遇。 很多人跟我说你所讲的疫情过后出现四个“东移”,现在疫情没有过去,四个“东移”就已经出现了。确实这四个“东移”就是疫情过后大批的现代技术高端服务业将东移来华。比如说石油在中国广东260吨的乙烯生产,这个是全球最大的。比如德国的巴斯夫,它是以机器化工闻名的,它在本部建立了第一个发展基地,第二个建在了中国,也是投资100多亿。还有特斯拉,我的欧洲朋友告诉我,特斯拉已经把4000辆车发往了欧洲,也就是未来奥地利、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国家都会收到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还有大众、华晨宝马,日本、韩国的投资都在加大。 第二个“东移”很明显,那就是技术东移,随着机器制造、现代服务业东移。 接下来是资本和人才。有消息报道现在很多日本青年想到中国来创业,还有一些世界级企业,纷纷在中国创办公司。 随着这四个“东移”,它还会带来更多的大型的商务活动,大型的一些专业活动、学术活动,还会带来大家都看到的我们的时尚、文体、会展,中国企业家在这个时候怎么从原来的基础上,从中国本土企业的视野上升到全球视野,以后你在中国展览,那就是在国际展览。 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机遇,我觉得要非常重视这个机遇,那就是理念。我们中国企业家经常站在中国这个角度、中国方位、中国市场考虑这个问题,以后我们要看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全球生产要素,也就是土地、资本、技术、人力还有我们的高科技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配置。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