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10:57:50
报送单位:彭州市
背景介绍:
彭州法院在繁简分流的改革背景下,紧扣“法定适用、效能提速、联动推进”基本原则,结合改革前期运行实际情况,针对分析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探索构建“立审执一体化”运行体系,形成以当事人和法官2大“用户”为核心导向,从程序引导前置化、分段调裁协同化、案件庭审简约化、诉源减量最大化、审判团队专业化5个维度,建立12项特色机制,完善4大保障,创新构建起“五维一体”小额诉讼运行模式,小额诉讼程序高效、实质解纷优势持续释放。
案例经验:
彭州法院聚焦小额诉讼程序运行关键环节,从程序引导前置化、分段调裁协同化、案件庭审简约化、诉源减量最大化、审判团队专业化5个维度强力推进,实现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一是程序引导前置化,扩充运行范围。建立程序适用前置引导机制,针对物业服务、金融借款等小额诉讼纠纷高发领域,主动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在合同中规范约定争议金额5-10万元选择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条款,前移约定适用关口;建立立案适用法定机制,采取口头起诉、填写表格式起诉书等简便方式严格刚性适用;建立选择适用反向引导机制,诉讼中主动向当事人释明小额诉讼优势,发放《小额诉讼便民手册》《小额诉讼程序告知书》,提高选择适用比例。
二是分段调裁协同化,畅通运行节点。建立诉前调解争点确认机制,对于先调未成的纠纷,制作《案件诉前调解结果确认表》,引导当事人确认无争议事实、无争议证据、调解认可内容、争议焦点等,明确相应效力及于后续诉讼庭审;建立程序双向转换机制,严控程序转出案件,同时针对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致使标的额符合小额诉讼范围的情况,制作转化适用裁定书,畅通“简转小”程序流转节点。
三是案件庭审简约化,提升运行效能。建立“门诊式”庭审、“智慧式”记录、“处方式”文书、当庭宣判四项机制,有力提升庭审效率。采用分段集约、不间断“问诊”模式,集中排期审理,简化审理无异议要素,精审案件“症结”,当庭认定案件事实,阐明裁判理由并宣判;推行无纸化庭审,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替代庭审笔录,刻录庭审光盘,经当事人签字确认后随案归档;探索适用由当事人基本信息+诉讼请求+裁判主文组成的“处方式”裁判文书,配备文书专员,当庭制作送达,减少庭后送达等环节。
四是诉源减量最大化,加码运行实效。健全“1+1”减量轻讼裁判机制,在法律关系相同、当事一方主体相同的小额诉讼涉众纠纷中广泛运用“代表人诉讼机制+示范诉讼机制”,通过推选代表人一次性审理或者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案件先行调解、先行审理、先行判决,充分发挥个案的示范引导作用,妥善化解平行类案。
五是审判团队专业化,夯实运行基础。建立分段集约管理机制,打破“审+书”固定办案单元模式,根据案件流转阶段,设置引导、送达、辅助、文书、执行5大专员,集约开展诉前争议焦点确认、文书送达、程序性辅助事务办理、文书制作、执行事务办理等工作,强化法官、助理、书记员的集约管理、协同配合。
主要成效:
2020年已办理小额诉讼案件737件,是去年同期的2.19倍,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32.6%,平均审理期限13.24天,自动履行率92.41%,相关做法被《人民法院报》报道,省高院刘楠院长实地调研。
自荐语:
彭州法院积极探索构建小额诉讼“立审执一体化”运行体系,形成以当事人和法官2大“用户”为核心导向,从程序引导前置化、分段调裁协同化、案件庭审简约化、诉源减量最大化、审判团队专业化5个维度,建立12项特色机制,完善4大保障,创新构建起“五维一体”小额诉讼运行模式。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