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能源

每经网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率先V型反弹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能跑多快?

央视新闻 2020-11-16 08:23:0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汽车产业拉动经济复苏寄予厚望,主要汽车生产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扶持政策都在加大力度,资本大鳄、大科技公司和国际著名汽车巨头跃跃欲试,相互之间比拼的不仅是投资和生产规模,还有关键的电池技术、汽车软件技术、数字化无人驾驶技术、便捷适用的基础性配套设施。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和最大生产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产销国。从生产到市场销售业绩,中国汽车业在抗御疫情成功并实现V型反弹之后,如何走稳走好走快新能源汽车这步棋,牵动着全球汽车业。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从国家政策层面强调: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要看到,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生产国政府纷纷强化产业政策的张力和导向性,推动汽车产业加快技术的创新升级和运用,加快行业的重新整合。德国通过立法提高电动车补贴金额;欧盟发布最严碳排放标准,挪威、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明确设定燃油车禁售的具体时间,新能源汽车成为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唯一出路。

但是,单纯依赖政策发力不足以让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竞争中跑出加速度,要靠市场力量的博弈,靠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能力和水平,去抢占新能源车的价值高地。仅生产了30多万辆汽车的特斯拉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把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的丰田公司甩到身后。特斯拉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领先竞争对手两到三年;特斯拉依托其优势明显的软件能力,让汽车随车龄增长定期升级改进。全球最大车企大众宣布将成为一家软件驱动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正谋划成为移动出行公司。汽车成为了软件定义的智能移动终端。

中国市场是全球汽车巨头的博弈场,新能源汽车和与之密切关联的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时代的开启,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化,是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市场最热切的期盼,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中国新能源汽车面对着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环境,面对一系列颠覆性的创新成果,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去实现并获得资本密集度、创新进度、产业链整合度的多方聚合,中国新能源汽车才能在全球跑出加速度。

责编 孙磊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