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

每经网首页 > 深度 > 正文

郭平:浦东打造“引领区”,亟需顶级智库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13 21:48:15

今天的浦东已不仅是上海的浦东,更是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在新征程中,浦东发展最重要的仍是继续解放思想,汇聚更强大的智力资源。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年。迈入新发展阶段,浦东也有了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

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表示,党中央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将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而立之年”的浦东接下来将建设成什么样的“引领区”?讲话指出,“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

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高级研究员郭平看来,今天的浦东已不仅是上海的浦东,同时也是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郭平曾连任三届政协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长期关注浦东发展。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称“NBD”)采访时表示,在新征程中,浦东发展最重要的仍是继续解放思想,汇聚更强大的智力资源。

个人简介:郭平,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高级研究员,政协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委员,决策咨询专家。

研究方向:全球领导力、全球治理、全球顶级智库、全球顶级城市、全球顶尖人才培养等。

NBD:浦东过去30年取得了瞩目成就,要继续跃升,应首先改进哪些方面?

郭平:我常受邀在各级党校讲学,包括中青年干部班、领导干部班、国企干部班等。在跟这些中青年干部交流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我认为浦东的干部在全国已算比较优秀的,但有时我会诚恳地告诉大家,今天坐在这个岗位上,其实一部分是国家战略需求把我们推上了这个位置。自我评估一下,我们还是有些方面要继续提升,比如加强政策理论学习。

特别要强调的是,眼界一定要打开,要以全球的视野和高度来思考浦东的发展。跟领导干部们交流时,有时仍感觉是“站在浦东想浦东”,或“站在上海想浦东”。实际上,浦东到今天已不仅是上海的浦东、长三角的浦东,它还是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年,新征程中,我认为浦东发展最重要的仍是继续解放思想,汇聚更强大的智力资源。这其中重要的是,治理的智慧不仅来自领导干部自身,也应该有顶级智囊团作为支撑,引智借智,方能开拓思路。

眼下,浦东有资源,有人才,截止2019年浦东吸引海内外人才总量145万,各方面获得许多政策支持。但至今还没有一家类似于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这样的全球顶级智库,这跟浦东的发展与使命不相匹配。浦东发展到今天,产业飞跃、科技进步、人民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但能为浦东供给大智慧和思想力的智库资源,依旧欠缺。

NBD:这种顶级智库应该如何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

郭平:地区和地区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发展智慧的较量,也涉及智库和智库之间的较量。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作用,强大的智力支持将直接影响发展后劲。开发开放30年后,浦东拥有了更高站位和使命,就一定要勇于去争取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所以我认为,浦东应尽快创建一个全球性的顶级智库,以汇聚来自全世界各方面的顶尖专家。

必须要强调的是,这些专家一定要有实战经验,提供的决策建议要有全球性、引领性、创新性和前瞻性。这就好比运营一家公司,小公司“船小好掉头”,但大集团的一个决策将牵扯到成千上万人,甚至更多。浦东发展到当下,体量已经很大,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去避免决策错误。所以选择智库专家要特别注重实操经验,而不仅看学历和资历。尤其在产业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一些跨国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

这个道理很简单,对于产业发展,企业家是真正在大海里游过泳的人。比起在岸边行走的人,更熟悉暗礁在哪里、险滩怎么过,特别是一些顶级企业家,对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发展有着切身体会。我们现在有各级企业家座谈会、行业协会等与企业家交流的形式和组织,这是不错的,但这显然远远不够。要建设顶级专业智库,应该精准地瞄准业内顶尖人才,并且建立长效常态合作机制。可以借鉴布鲁金斯学会。这家研究公共政策的智库(其现任董事会主席约翰桑顿即为著名企业家),主要开展高质量独立研究,并据此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政策建议。

NBD:说到招揽顶尖人才,应该着重在哪些具体方面下功夫?

郭平:首要的仍是继续提高对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青年才俊及其团队的敏感度。

举个例子,小米CEO雷军之前跟我们做过分享,其中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雷军提到,自己创业初期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找各行业最顶尖的人才,拿纸列出名单表,一一拜访。虽然有时别人暂不理睬,但他一直不放弃直到成功。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争取到他,这是对人才的敏感度,对最宝贵资源的珍惜与器重。

同时,招才引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打造比肩全球的事业发展及高品质生活生态圈。在事业上,顶级人才最在乎的往往不是房子、补贴等方面,他更在乎的是这里的整体生态链能不能成就他的个人理想和抱负,特别是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比如,是否有顶尖的平台?生态环境、平台与人才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产业生态可以吸引顶级人才,进而提升地区整体吸引力。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可以促成顶级企业家与顶级人才相互吸引。现在的浦东有这种基础,比如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大加赞赏上海“奇迹般的效率”。

另外,我们也要匹配高品质生活生态圈。要认识到,对顶级人才来说,有没有吸引他的交流圈、有没有方便和智者交流对话的渠道,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打造优质的全球顶级企业发展生态,汇聚全球顶级行业领袖,形成创新高地、财富高地、知识高地、科技高地、文化高地。其中首要的是创新高地,一个能激发创造和思维碰撞的地方。

NBD:人才引入后还需要管理,浦东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要如何提升?

郭平:人才管理不仅是对外引才,也应该从内审视,考虑创新行政体制机制。我请教过领导干部班、中青年干部班的学员,是否有人员冗余的情况?一个普遍认识是,可能有5%~10%左右可供调整的空间,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调研才能下论断。但我认为,一种调整方向可供参考讨论。比如试点1-2个地区,将5%的岗位由公务员编制转为事业编,或提供自愿转到事业编的机会,做市场化管理。不排除有人更希望以市场化方式来施展才华。空余出来的编制,也可以用来进行全球招聘顶尖人才,仍然侧重这些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绝不仅是学历。甚至可以是跨国界人才,以这种方式促使人才池的“水”流动起来。这个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是标准的建立,涉及到审定人才的标准、工作考核的标准等。

站在数字化时代,在许多行政工作中,人机交互也应该被视为一种“人力资源”。这一点浦东及上海都已取得成效,比如“一网通办”入选联合国经典案例。我建议继续大力推进智慧治理、智能治理。大力推广“超级智能服务窗口”,有效提高政府机构内部的信息整合、数据共享,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良性沟通,提升城市治理能级,进而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市民之间的有益互动。

NBD:第三届进博会刚刚落下帷幕,其带动效应正在显现,浦东应如何借好进博东风?

郭平:吸引国内、国际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加速打造成为全球顶级资源的配置中心,既是浦东进一步跃升的重点所在,也是进博会平台呈现的绝佳机会。

第三届进博会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回头率达80%,包括美国福特汽车、法国路易达孚、瑞士罗氏、美国高通等跨国巨头。全球众多企业真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和巨大潜力,他们迫切需求获得投资机遇、市场机遇及增长机遇。

我认为,不仅是浦东、也包括上海,应该迅速组建一支精锐团队,挑选有多年跨国公司高管经验,熟悉相关国家文化、法律、语言、习俗的人才担任团队负责人,与常规招商引资部门相互协作。更重要的是,把进博会成果与国内机遇精准地传递到每一个跨国公司总部,用关键的信息对接关键的人,携手全球顶级企业家形成事业共同体,创造共享价值。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