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欧科研快车”驶进成都 挖掘创新合作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05 18:08:39

科研创新是中欧合作关系的支柱,加强科研创新将对深化中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每经记者|程晓玲    每经编辑|刘艳美

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45周年,作为中欧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内容,“中欧科研快车”宣讲会11月5日走进四川成都,推介我国科技计划和欧盟科技计划(“地平线2020”计划)相关政策、欧盟及其成员国科技创新政策及对华科技合作情况、中欧科研创新联合资助机制项目参与规则等。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在欢迎辞中表示,此次在四川举办“中欧科研快车”宣讲活动,为四川省与欧盟各国进行深入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四川愿同各方一道,将国际科技合作事业推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

在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科技参赞魏立国看来,科研创新是中欧合作关系的支柱,加强科研创新将对深化中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与欧洲在科技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据了解,中国科技部和欧盟科研创新总司于2015年正式启动中欧科研创新联合资助机制,支持双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已有合作基础上开展合作研发。2018年,双方正式启动为期3年的科技创新旗舰合作项目,首次实现联合确定领域、联合征集和对等支持。

为此,欧盟在“地平线2020”计划下专门开辟与中国合作领域和渠道,推动中欧开展更为平等互利的合作。

根据这项由欧盟发布的2018-2020年研发计划,未来3年,欧盟将投入300亿欧元用于技术研发,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三大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整合欧盟各国科研资源,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当天活动除对“地平线2020”计划相关政策进行宣讲外,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政府间国合重点专项组项目官员于莎还推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申报政策,欧盟及其成员国代表以小组会形式对各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政策作了介绍,包括比利时、捷克、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和交通枢纽,是设立外国领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四川省更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生力军,是‘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处长石玲表示,希望欧盟和欧洲各国外交官用科技视角来看待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希望通过“中欧科研快车”系列活动,充分挖掘中欧科研创新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中欧务实合作向纵深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